第1章采购与货源决策1.1案例分析预备知识1.1.1货源决策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即是企业的货源决策。1.1.2货源决策影响因素(1)企业发展战略货源决策应该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2)现有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货源决策需要考虑企业现有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如果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工艺条件达不到要求,则需要考虑外购。(3)企业质量体系货源决策的制定要确保企业的质量体系能满足自治产品中相应的要求。(4)供应市场情况、企业监控供应商能力及环境不确定性如果供应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监控供应商能力强及环境不确定性低,则企业倾向于采购。(5)成本因素企业进行货源决策时要对自制和外购的成本构成进行权衡。1.1.3采购/自制选择原因及其优势、劣势1.自制的原因(1)需求量少且少有供应商供应该产品(生产过程的特殊件);(2)质量要求高/特别、要求特别加工,供应商难以满足;(3)内部供应有保障;(4)保护专利或专有技术(5)自制成本低;(6)为确保公司自有设备稳定运行的一些产品;(7)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8)竞争、政治、社会或环境等因素迫使企业选择自治。2.自制的优势与劣势*自制优势:(1)自制可以提高企业对其运营的控制能力;(2)自制可以使企业监控到全部采购流程,如果企业能够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产出量,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3)自制还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自制劣势:(1)自制需要高额的投资,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这种高额投资就会有很高的风险,同时也会降低企业战略的柔性;(2)如果企业决定自制,就不能得到潜在供应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3.采购原因(1)企业缺乏管理或技术经验,无法自制产品或自行提供所需服务;(2)固定供应商有足够的信誉,使最终用户更容易接受由其组装而成的产品;(3)长期维护非核心能力的非经济性。4.采购优势与劣势*采购优势:(1)采购不仅可以使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柔性,而且使企业易于接受现代化的产品和生产流程;(2)采购使企业只需要很少的投资就可以获得显著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又得到外部供应商的优质产品或服务。*采购劣势:(1)企业可能无法找到优秀的供应商,供应商可能虚报其生产能力;(2)控制和协作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1.2采购定义与原则1.2.1采购的定义采购的定义:包括狭义的采购和广义的采购。狭义的采购指的是公司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广义的采购除了购买方式外,还包括租赁、借贷、交换等以获取企业需要的物品。1.2.2采购的原则采购的原则如下:(1)质量第一企业采购一定要保证采购物品的质量达到要求;(2)价格合理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价格合理;(3)程序科学对采购的流程和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要求科学合理;(4)信誉最佳采购要考虑信誉好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5)集中采购集中采购有利于获得采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获得采购战略和竞争优势。1.3采购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3.1采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一般来说,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较大,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降低采购成本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资产回报率。1.3.2采购可以优化供应链一方面企业依靠采购力量,通过选择恰当的供应商可提高其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增加供货频率,进而可以帮助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恰当供应商对企业的好处);另一方面,企业将供应商视为自身供应链的一部分有利于加快物流、信息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动、降低供应链成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恰当对待供应商对供应链的好处)。1.4采购效应分析1.4.1利润杠杆效应通过改进采购方法节省采购成本可以直接提升公司的利润率。采购部门成本企业为开发的一个“利润源”。1.4.2资产收益效应采购部门可以通过降低采购成本进而降低公司资产成本和提高公司利润率的方式间接提高企业资产收益。1.4.3信息传递效应采购部门与市场的接触可以为企业各部门提供有用的各类信息;1.4.4企业运营效应采购部门的运营效应可以反映在其他部门运营状况上,如采购合适的原材料、零部件以降低生产部门的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