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课题结题报告)一、提出背景:本课题于2005年3月,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立项批准为省级教研课题。(1)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召唤。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是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世纪,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世纪。信息技术一词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将为人类构建一个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必将对我们的生活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中介对教学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促使教和学的关系发生变化,使得知识信息的传递形式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将是对学习方式的革命,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媒体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信息、如何有效地交流信息。(2)语文新课改的强烈要求。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规范统一的教学和权威评价,忽视学生这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个性发挥,忽视学生间的交流协作,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改善知识呈现形式、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的作用。尤其忽视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声的日益临近,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靠“吃老本”已经不行,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求得更高更快的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话题。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他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手段的运用,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契机的捕捉,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精神的要求,并且,所有这些都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语文新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当今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要上好它,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付出自己的真情,用心去品读作者,用情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去玩味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相信,未来的、科学的课堂教学会是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只有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有机地嫁接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地融入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中,语文课堂教学才会焕发新的活力。(3)我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申报江苏省四星级学校,我校每只教室都已配有多媒体设备,于2001年建成了校园网,且于2003年建成了校园网资源库。而我校语文教学中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存在着两大疑惑:一是部分教师基本不使用多媒体设备;二是部分1教师使用不当,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教学效果欠佳。另外,学校虽建有校园网资源库,但在语文教学方面内容很少。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决定设立本课题,试图通过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寻找到突破口,最终实现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二、课题研究目标⑴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具体策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能有效激励教师开展研究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等。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教学氛围,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觉运用与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与技能及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三、阶段主要工作⑴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搞教育科研研究必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