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技术1、了解历次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六个阶段。答:1、第一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大脑器官思维能力及其表达能力——语言的形成,约发生在距今3500~5000年前。2、第二次信息革命: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3、第三次信息革命: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印刷术的应用。4、第四次信息革命: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5、第五次信息革命: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6、第六次信息革命:第六次信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更高基层上的信息革命。2、掌握信息时代的特征。答:1、经济领域方面: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2、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信网络以及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中心;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加强;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3、社会观念方面:与各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式也形成了新的格局,相应的习惯、观念、道德标准也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尊重知识的价值观成为社会风尚,人在社会中具有更积极的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3、掌握信息的概念。答、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信息在主观上是可接受可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信息的广义定义: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科学地给信息下个定义,信息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知识内容。它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4、掌握信息的形态。答:信息一般表现为四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5、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主要成分。答:信息技是指在数据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的创造中使用的大量物品和技能。信息技术就包含了三个主要成分: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知识。6、掌握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的分类。答:计算机是指能够在得到指令后接受、处理、存储和显示数据的电子系统。计算机分成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各种类型。7、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答:通信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前早已有的技术。早期的海战中人们使用旗语简单地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电话、电报等完善的通信系统,直至今天的计算机网络,它可以实现多媒体的通信,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通信时信息技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通信时为了交换信息,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设计信息的表现形式,是通信双方交换的具体内容。数据可以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之分。计算机中使用数字数据,数字计算机的电路只有高、低两种电平状态,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1”和“0”,它们用某种编码方式可以编为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二进制代码,用这些代码表示的数据就是数字数据。数据是通过信号进行传输的。传输信号也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分。传输信号是在信道上传输的。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成为模拟信道,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数字信道有更高的传输质量。模拟主机数字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称为PCM,PCM有两种体制,一种T1线路在北美和日本使用,另一种E1线路在除在北美和日本以外的地区广泛采用,我国也使用E1线路。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中,数据用一定编码方式编为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二进制代码,如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通信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8、掌握信息时代的用户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答:信息是到的用户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1、信息技术文化素养;2、信息技术媒体素养;3、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4、网络应用能力。9、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理。答: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