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讲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标下复习指南(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统计调查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1)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2)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简称抽查.抽查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总体、个体及样本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说明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它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常采用问卷调查等调查方式.用划记法记录数据,通过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说明对于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2.频数与频率(1)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该组的频数.(2)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称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3.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1)条形图将数据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并用“划记”的方法统计出各小组的频数;再根据统计的频数画出条形图.(2)扇形图将数据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统计出各小组的频数,并算出各组的频数占数据总数的百分比;画一个圆,并规定圆的面积表示100%;算出各百分数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画出各扇形,并标出各百分数.(3)折线图以横轴表示统计的时间,纵轴表示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点;用线段从左到右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4)频数分布直方图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为: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数频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①把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分成组的个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1的整数部分组距最小值最大值组数;②数据分组时,对数据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既不能有一个数据同时落在两个组内重复出现的现象,也不能有一个数据不在任何组内的遗漏现象;③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的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5)频数折线图频数折线图可以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画出来.取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即在直方图的左边和右边各取一个频数为0的点,再用线段从左到右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说明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1)条形图:能显示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差别;(2)扇形图:用扇形的面积占圆的面积的百分比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体的大小;(3)折线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4)直方图:能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二)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1)算术平均数).(121nxxxnx(2)加权平均数如果一组数据中,x1,x2,x3,⋯,xk出现的次数分别是f1,f2,f3,⋯,fk,那么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kkkfffffxfxfxfxx321332211(3)众数与中位数①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有时不止一个);②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③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4)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征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②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而中位数则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在各个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2.极差和方差、标准差(1)极差:一组数据中数据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①极差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②极差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不能反映中间数据的离散情况.(2)方差:在一组数据x1,x2,x3,⋯,xn中,各数据与它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即].)()()[(1222212xxxxxxnsn①方差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