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能力1城市化及进程(2018·全国卷Ⅱ改编)澳门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陆地面积狭小,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街道名称也反映了填海造陆的痕迹。下图示意澳门半岛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1)、(2)题。(1)澳门填海造陆体现了()A.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2)从填海造陆的历程来看,澳门的城市化水平()A.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B.高于我国平均水平C.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D.目前处于中期阶段【解析】(1)选A,(2)选B。第(1)题,澳门填海造陆是城市用地面积扩大的表现,体现了城市化;而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都有市中心人口外迁的现象,澳门并未出现该现象;再城市化是为了防止市中心继续萎缩,实施城市复兴计划,使人口再次迁回市中心。第(2)题,澳门面积狭小,缺乏农业用地,城市化水平为100%,不仅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一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看郊区用地变化B.看区域范围内总人口变化C.看城市用地扩展D.看人口迁移方向(2)突破2A.看澳门海岸线长度B.看澳门经济结构C.看澳门新造陆地用途D.看澳门地势起伏答案:(1)D(2)BC突破1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二者比较如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缓慢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化表现及原因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改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突破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20世纪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城市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因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被称为再城市化。下图显示欧洲西部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完成1、2题。1.1984~1989年,出现再城市化的国家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促使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再城市化的因素是()A.传统工业的复苏B.人口增长率提高C.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D.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解析】1选A,2选D。第1题,从图中看①②两国1980~1984年为逆城市化,1984~1989年出现再城市化;③1984~1989年,仍然是逆城市化;④没有出现逆城市化,所以也就不存在再城市化。第2题,对于欧洲西部地区来说传统工业的复苏、人口增长率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符合现实;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治理,城市中心地区利于人类居住,出现再城市化。【加固训练】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村民就业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结合材料,完成(1)~(3)题。(1)康杜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A.劳动力—房产—耕地B.劳动力—耕地—房产C.耕地—房产—劳动力D.耕地—劳动力—房产(2)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A.甲—农民乙—工人丙—房东丁—店主B.甲—农民乙—店主丙—房东丁—工人C.甲—工人乙—农民丙—店主丁—房东D.甲—工人乙—房东丙—农民丁—店主(3)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