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拟任县级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复习题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或根本依据。第二个方面是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理论上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是马克(更多文章请访问,秘书交流网77520.net)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本性和灵魂。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①就是指它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②它不把任何现存的事物看成是永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③不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作任何妥协④不同一切迷信和谬误作任何妥协⑤它要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进程。7、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基本观点: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0、意识的起源:①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也是社会的产物③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11、辩证唯物主义把意识的本质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2、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意识的本质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3、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不同的意识,其能动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质。(人的主观能动性)1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1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注定要失败。16、肯定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求实的科学精神的统一。18、辩证法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其理论内容来说,是因为它反映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性质。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科学。19、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或叫宇宙观)。二者对立的实质在于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的看法不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20、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①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②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③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2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2、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为契机和前题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3、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24、实践的基本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②社会历史性③能动性。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25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②社会实践③科学实验。26、认识主体是人,认识客体是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休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27、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