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F项目财务评价一.案例说明(一)项目背景1,相关政策及法规国家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产业结构调整,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以下分别简称《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通知的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凡列入《限制目录》第一至第十类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限制目录》第十一至第十四类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目录规定条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凡列入《禁止目录》的建设项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艺技术、装备的建设项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相关手续。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规定:1).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2.)单线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3.)1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项目。2,市场环境分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肆虐了一年多后,似乎已精疲力尽了。危机走向尾声,“后危机时代”的大幕随之拉开。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不确定性的历史时段,经历了一年多的历练,中国林业产业正在加速成长。阵痛之后的产业格局变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和企业对未来之路的探索等等都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思考。(一)、生产能力增速减缓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纤维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肖小兵介绍了2001年以来我国的纤维板生产状况。自2001年开始,我国纤维板生产能力持续高速增长,从2001年每年生产能力639万立方米,到2008年底,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1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超过21%。受2006年第四季度纤维板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07年度成为纤维板业发展的又一投资高峰年。新一轮投资导致2008年大批纤维板生产线建成投入运行。截至2008年底,全国纤维板总生产能力达到每年3010万立方米。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纤维板市场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局面的影响,纤维板生产线投资建设速度明显减缓。2009年上半年,新增纤维板生产能力有所下降,纤维板产量为1401万立方米,去2008年同期减少2%。肖小兵预计,随着下半年经济回暖,预计2009年总生产能力将接近每年3280万立方米,2010年底全国纤维板总生产能力将达到年3500万立方米。(二)、东强西弱我国纤维板生产能力分布在28个省(区、市),主要集中在华东与华南。金融危机给华东、华南等主要出口地区带来重创,但并没有削弱这两个地区纤维板在全国领先的地位,从全国来看,仍然保持着东强西弱的产业格局。有统计数据显示,华东的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市)相对发达,工业基础好,是我国纤维板主要生产区。截至2008年底,华东拥有纤维板生产线283条,生产能力达到年1304万立方米,占全国生产能力42.6%。但由于纤维板生产企业密集,木材原料供应紧张。华南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经济较发达,资金丰富,虽然纤维板生产企业密集,但原料持续供应能力强,是中国第二大纤维板生产区。截至2008年底,华南拥有纤维板生产线108条,生产能力达到年602万立方米,占全国生产能力约20.1%。另外华中约占全国产量的10.1%,华北约占9.7%,西南约占8.4%,东北区约占7.4%,西北约占1.8%。(三)、连续平压成为热点.截至2008年底,全国纤维板生产能力达到年3005万立方米。其中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38条,生产能力合计为年514万立方米,占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约17%;连续辊压纤维板生产线30条,生产能力合计为年142万立方米,占总生产能力近5%。近年来,连续平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