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命题情境以天气形势等生活情境材料为主,考查频率较低,难度较小;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水平运动的相关知识,突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复习备考时联系天气形势等生活资料,重点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水平运动等相关知识,还要注意与常见的天气系统相结合的考查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常见形式大气水平运动等压线与风【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大气受热过程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答案D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知识2热力环流十一长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小博士学习小组来到江苏省骆马湖畔做了一次研学旅游。该湖面积很大,约370平方千米。学习小组对湖边的风向进行了观测,观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上面景观图没有标注拍摄的时间,下列标注正确的一组是()A.甲—12:00乙—14:00B.甲—20:00乙—4:00C.甲—21:00乙—14:00D.甲—13:00乙—21:00答案C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形成原理的是()答案D知识3大气水平运动下图为2019年1月3日某时刻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乙、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此时丙地的风向是。答案乙偏北风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9栟茶中学期末,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上左图),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减弱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答案A2.(2019栟茶中学期末,6)山东胶东地区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反光地膜(上右图),可有效提高苹果的品质,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保持水分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C考点二热力环流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8江苏大联考三,3)图中表示的是()A.冬季白天B.冬季夜晚C.夏季白天D.夏季夜晚答案A2.(2018江苏大联考三,4)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的原理D.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答案B考点三大气水平运动2018年8月中旬双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下图是不同日期双台风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题。1.(2019栟茶中学期末,8)从12日8时到13日2时这段时间里,风力明显增大的是()A.台湾海峡B.广西沿海C.琼州海峡D.长江三角洲答案D雾霾是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下图为2018年1月3日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2.(2018扬州一模,6)该日上海出现雾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A.气压高,气温低B.风力小,湿度大C.气温低,对流强D.风力大,气温低答案B应用篇知行合一探究霜降至、寒潮来,你的秋裤准备好了吗?——等温线图的判读【应用集训】[2019盐城四模,27(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四川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判断成都平原所属的温度带,并说明理由。(2)分析7月在川东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3)说出7月20℃等温线沿西侧南北纵向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1)亚热带。原因: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