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新目标》英语教学中听力材料处理之我见[摘要]:《新目标》将大量的词汇和语言知识渗透在听力材料中,怎样处理听力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和正确地练习听力,是摆在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听力教学的现状,结合日常教学实际,从任务型的角度,从听前(注重听力策略训练)、听中(设置有梯度的任务难度)、听后(延伸任务,发挥听力材料的四重功能)三个步骤,对《新目标》听力材料处理谈自己的几点想法。旨在最大限度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词]:新目标听力材料处理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与其它任何语言一样,它是用来交流思想的,其重要作用就是交际,首先要求说话者必须听懂对方的话,听不懂也就失去了交际的意义。有语言学家曾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际活动作过调查,发现“听”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说占30%,“听说”活动占语言活动总量的75%(李磊,王优,1998)。前副总理李岚清指出“很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而“听不懂、讲不出”在我国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口语交际能力远远低于阅读能力,这与国内外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通过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交际能力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005年,《新目标》在我省全面推广和使用,这给很多师生(特别是缺乏英语基础和师资水平的学校)带来了困难。《新目标》将大部分词汇和对话都渗透在听力材料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练习他们所要掌握的语言,整册材料中示范性的语言材料很少,这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常喊:怎么备课?怎样让学生预习?让学生读什么?背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使一部分教师陷入一个误区:把教材中的听力材料简单地当作听力任务来处理,局限于“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层面上。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听前引导不够、听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定位不当、听后任务缺失,听与说、读、写环节割裂。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采用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步骤(见下表)对听力材料予以处理。听前活动听中任务听后任务明确目的激发兴趣预测大意熟悉话题处理关键词布置任务听主题大意和捕捉信息判断真伪完成任务熟悉口语特点表演对话解决一些问题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转述一、听前:注重听力策略训练Krashen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广大英语教师业已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听录音---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做练习---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还能捕捉到信息,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无所获,甚至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同时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还会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在听前进行情感策略训练和听前预测能力的培养是听力理解的前提。1、情感策略训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大打折扣。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控制紧张和调整自己的态度、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情感策略:(1)认识到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每一次听力训练的机会:(3)克服听力过程中的畏惧心理,树立信心:(4)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急躁,学会调整听时的状态。当然在听之前,教师应处理好关键词和疑难句。2、听前预测能力的培养预测是听力中尤为重要的一项能力。所谓预测,就是听者在做听力理解前,根据各种信息,如所给的答案选项、段落或对话标题等,对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或者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的有关信息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