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的越多错误越多的讨论发言煤越产越多11月初,XX省第十次党代会刚刚结束,XX省委书记袁纯清便一头扎到了基层。不管是与山区农民谈如何致富,还是现场查看重点工程项目,袁纯清带领山西“转型跨越”的急迫之情,由此可见。11月1日闭幕的XX省第十次党代会,对于XX省和XX省委书记袁纯清而言,无疑十分重要。“煤越产越多,经济排位却在后移”。从改革开放发轫至今,山西历任领导虽荜路蓝缕、殚精毕力,却难以阻挡山XX县区域经济地位的“下行”。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也因此被“资源诅咒”所困惑。2010年7月29日,履新不久的袁纯清向山西发出“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动员令”,并承诺毕其心血来实现兴晋富民目标。面对低于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平均值5个百分点的现状,袁纯清在XX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表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山西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这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会议上,袁纯清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上,一批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一串数字,对今后五年山西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描述,使人们对“新山西”有了直观而生动的印象。随着“时间表”与“路线图”的确立,作为省委书记的袁纯清,在今后五年中将如何带领山西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11月23日,袁纯清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第1页共6页山西要“跳起来摘桃子”《中国经济周刊》。在XX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您感慨“转型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为何会这么讲。袁纯清:因为我们是资源大省、煤炭大省。既要巩固能源基地的位置,又要发展非煤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谈何容易。山西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业态的变化,是生产形态的变化,就是从采掘文明到制造文明的转变,这等于是一种文明的跨越,难度可想而知。德国鲁尔是资源型经济成功转型的例证,但也转了几十年,而事实上鲁尔的产业结构还没我们“重”(编者注:指资源性产业在gdp中占比较高)。结构越重,转型的难度越大。转型对山西,是负重爬坡之路,也是充满希望之路。《中国经济周刊》。您提出要“跳起来摘桃子,实现超常规发展”,如何理解这个“跳”字。对于山西而言,超常规发展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袁纯清。我们要实现翻番、建设一个新山西,一般的“干”不行,必须得“跳起来”。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更多更大更好的桃子,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为什么要超常规发展。因为发展不足是山西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个现实,发展是第一要务,对山西来说是更为紧迫的要务。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差距就有发展的空间。“跳起来摘桃子”是欠发达地区应有的精神状态,也是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相对应的精神状态,没有这样精气神是干不成事的。“十一五”时期,我们构建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比如交通“瓶颈”制约已基本解决,山西通江达海正在变成现实,水资源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再加上我们思路对头,如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兴产业、资源换资本换技术等已经形成共识,光是循环经济这块就是一个大的跨越。过去我们炼焦,产生的焦炉煤气都排到空中,现在可以用来发电,可以制甲醇,都成了收益。山西既有煤矸石10亿吨,每年还以1亿吨的速度增加,利用煤矸石进行发电可以变废为宝,粉煤灰还可以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所以对山西而言,循环成则转型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再加上三步并作两步走,下点苦工夫,就可以在“跳起第2页共6页来”中实现“超常规”。《中国经济周刊》。这次党代会上您表示,今后五年gdp与财政收入要实现翻番,分别达到2万亿与4000亿,完成这个目标是否有压力。信心又来自哪里。袁纯清。我们提出五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番,不仅是一种追求和愿望,而是有客观的可能性和现实依据,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的。无论从大环境看,还是从山西自身的势能看,都具有了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