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一)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转。(二)企业应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后台设备有人负责。(三)操作人员应通过岗位训练,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才能单独操作设备。(四)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机。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做好自查工作。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该注油部位,按规定注油,不能违漏。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5、保持设备整洁。(五)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报告。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机,并及时上报。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机,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在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六)维修工(机、电、仪)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做到:1、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2、发现缺陷及时清除,不能立即清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七)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八)设备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时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九)需经有关专业职能单位定期检测的设备、仪器仪表第1页共9页等,必须按规定送检并作好记录。第二篇:公司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设备及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设备及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1.锅炉在每天开机前进行检查各个阀门、线路是否完好。如有情况要及时报告维修人员。2.锅炉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锅炉是否正常在运转,是否漏气,如有情况要及时报告维修人员。3.使用完后,要及时排污。看电源是否关好,等一切收拾完好方可离开。4.锅炉如果发生情况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如果是重大事故因该及时通知有关单位。5.锅炉要定期保养、维护。6.要不定期请专业厂家来进行保养7.维修人员要定期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8.公司领导要经常对烫工的专业知识进行考试。不合格者经过在培训还不能胜任工作的要辞退。第三篇:危险、危害因素的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危害因素的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公告栏(板)。张贴本区域主要工作内容、本区域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二、对本企业主要区域主要通道张贴本区域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三、工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张贴本区域应急疏散线路示意图。四、厂区内应保障消防、疏散等通道畅通。五、车间内应在地面划了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六、主要生产设备和特种设备上张贴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和注意事项。七、生产场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吉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八、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第2页共9页九、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膜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定,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十、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流动物件应设置垫块楔牢,任何时候保证安全通道畅通。十一、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挥发等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使用手续。对购进、装运、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监管,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操作和应急等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十二、相关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并经过有资质机构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十三、凡属危险作业,由下达任务管理人员和执行任务班组共同研究作业方案和具体的安全保护措施细节。十四、明确现场监督作业指挥责任人。十五、由作业现场的负责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监督指挥。十六、凡进入危险作业场所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十七、危险作业应作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重点。十八、各级管理负责人对危险作业人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危险岗位作业环节和隐患进行分析排查。制订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