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D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2010年6月28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1安全跳伞的研究摘要本文从建立跳伞安全的数学模型开始,从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各个时刻的速度和达到第一收尾速度的时刻出发,分别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的最佳时机,最后再综合考虑这两个主要因素,进一步深入并细化,从而求得最优解。模块Ⅰ中,我们将焦点锁定运动的独立性上。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得的v—t图中可比较直观地了解到速度的变化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发现跳伞运动员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受到的摩擦力正比于速度v的一次方或二次方,故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竖直方向所受的力会达到平衡,之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将通过一个极小值minv,随后开始增加,逐渐趋于速度tv,我们称之为第一收尾速度。跳伞运动员必须等待这个速度极小值以减小开伞时的震动。开伞后,经过一段时候后,竖直方向所受的力会达到第二次平衡,之后跳伞运动员的速度将通过另一个极小值,随后也会逐渐增加,直到趋于第二收尾速度。跳伞时应该有足够的高度,以确保张伞后能有充分时间达到第二收尾速度。最后,我们通过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和利用公式2223033021401kgkgttmmkgtmeekmvmggkkvtme。求出w和minv。但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当10125vms时,本方程无解,说明此模型不太合理,我们采用模块Ⅱ。在模块Ⅱ中,我们从运动的迭加性出发,利用跳伞运动员受到与v的平方成正比的阻力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我们发现跳伞者在一个方向的运动状态必然影响到另一个方向的运动。因此,这两个分运动彼此交叉关联,不能独立,即跳伞运动员离机后的动力学方程在x、y轴方向的投影不是模块Ⅰ中的(3)、(4)式,而是本模块的(3)、(4)式。由此可见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时普遍的。无条件的,运动的独立性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所以,所谓“运动的独立性”不是运动本身的特征。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得的a—v图中可比较直观地了解到加速度的变化特点,我们发现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说明在此模块中,当其加速度将为零时,即为运动员开伞的最佳时刻,此外,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当初速度大于125m/s时,就不会出现极小值。我们发现当跳伞运动员速度降为44.72m.s-1时,就可以打开降落伞,以实现安全降落。最后,我们从本论文研究方向考虑,为优化安全跳伞指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如:适当增加飞机高度,把握好打开降落伞的时间等。【关键词】第一收尾速度运动的独立性雷诺数2一、问题提出安全跳伞事关跳伞运动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组织方、跳伞运动员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安全跳伞的一个核心指标是确定打开伞的时间后,能安全地完成软着陆。跳伞属于一项惊险、刺激、挑战自我的运动,优秀的跳伞运动员能在空中做各种惊险动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自从苏联1930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正式伞兵部队以来,各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伞兵部队。作为国防中的重要力量,我国对伞兵部队的训练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