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的变迁企业的生产目标、生产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和方法,都必须适应生产的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当今以多样化为特征的市场需求条件下,生产组织方式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并日益复杂化。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加强生产组织和管理是完善和改进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第一节概述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一度被当作六七十年代特征的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进入80年代后己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个人对新奇商品的占有欲与日俱增,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了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多变的环境,很多制造厂家竞相推出一些生产间隔短,而生产数量又少的产品,这一生产方式称之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批量生产”、或者“多样化生产”,即主要是按订货进行生产。与大量生产所不同的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生产各种产品的流程互不相似而显得错综复杂,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具有以下的特点:(1)产品种类的多样化;(2)生产过程的变动性;(3)生产设备的复杂化;(4)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5)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的困难性;(6)生产的实施及其控制的动态性。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有效途径为适应上述特点,在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组织技术措施,也就是要改变以大量生产力特点的传统管理方法,采用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现代生产管理方法。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新环境下,吸取传统管理方法中仍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实践的经验,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有效途径,可列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IEngineering,IE)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传统方法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F.w.泰勒(Taylor)有关科学管理方面的开拓性论著。工业工程的主要原则是标准化、简单化和专业化,而标准化尤为重要。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标准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产品标准化;(2)零件标准化;(3)材料标准化;(4)工艺流程标准化。通过上述的标准化工作,可以明显地简化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计划工作,从而可以压缩生产周期,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出产,降低成本。(二)成组技术。成组技术(GroupTechnology,GT)是根据产品零件结构和工艺上的相似性,将零件划分成组,然后按零件组进行生产准备和加工,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按成批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组织生产,从而大大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三)以零部件为中心的生产系统。多样化产品虽然性能和外观各异,但是常常含有一些相同的零部件,即借用件。这些零部件不是按每个定单组织生产,而是将所有订单所需的各种相同零部件计算出来,汇总出每个生产周期,以及每种零部件的总需求量,然后按各种零件的最佳经济批量组织生产。为此,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工作,即零件展开、物资计划、短缺零件的生产指令、装配作业计划、交货期控制、生产进度查询,以及其他管理和业务工作,都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准确及时地来完成,该计算机以联机、实时方式同各个业务部门的远程终端进行联系,及时下达作业指令井收集反馈信息。(四)联机生产管理。联机生产管理的特点是,在每一工作地设置终端,并按联机方式使之与一台控制计算机交流信息。这样,在所有工作地的各种生产数据边产生边汇集,随后输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计算机进行快速数据处理,以便制订有关未来生产活动的新作业计划并送回到各个工作地。(五)柔性制造系统。这种生产系统特点是适应生产品种变换频繁的要求,设备和整个生产线具备应变的灵活性,一般都由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运输小车、立体仓库等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和装置所组成。(六)物料需求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这类计划系统的基本任务在于:根据最终产品主生产计划,利用最终产品主数据文件和库存文件上的信息,计算零件构成表中各种零件的需要量,并确定这些零件的准确需要时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及管理的改进,可以将上述各项组织技术加以综合地运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