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03VIP免费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03_第1页
1/50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03_第2页
2/50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03_第3页
3/50
主体结构承载能力检测鉴定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检测日期2014年7月26日~28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鉴定内容主体结构承载能力检测鉴定鉴定类别委托鉴定检测鉴定依据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1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11.建阳地区投资公司福州服务楼建筑、结构图(工程编号82022-1)鉴定结论经现场调查、勘测,本工程上部结构由(1-11)-(A-B)轴、(1-10)-(C-F)轴2个结构单元组成(以下简称Ⅰ区、Ⅱ区),Ⅰ区一层、二层为框架结构,三层为新增钢结构,Ⅱ区为框架-抗震墙结构;Ⅰ区一层层高为2.7m,二层层高为5.33m,三层层高约为3.7m;Ⅱ区一层层高为2.7m,二层层高为3.8m,技术层层高为2.2m,三层~十四层层高为3.0m,十五层层高为3.3m,十六层层高为3.7m,十七层层高为3.2m;Ⅰ区房屋高度约为11.73m,Ⅱ区房屋高度为54.9m;该工程约于1987年建成,地处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区,二类场地,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平面示意图详见附录图1~图11。⒈上部结构检测结果⑴经调查、勘测,Ⅰ区(A-1/A)轴跨度由原设计6.0m变为4.2m,层数由二层变为三层,第三层为新增钢结构层;(1-2)-(A-1/A)区域-2.700~±0.000标高内原设计为楼梯,现状取消楼梯并在±0.000标高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3-5)-(A-1/A)区域-2.700~±0.000标高内新增钢筋砼楼梯;(5-7)-(A-1/A)、(9-11)-(A-1/A)区域±0.000标高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6-7)-(A-1/A)、(9-1/9)-(A-1/A)、(1-1/9)-(1/0A-A)区域+5.330标高原空洞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10-11)-(1/A-B)区域±0.000~+5.330内新增楼梯;Ⅰ区所检框架柱、梁截面尺寸与设计基本相符;Ⅱ区(1-2)-(F-2/F)区域±0.000标高处部分楼板被凿除并新增钢筋砼楼梯通往-2.700标高;(10-1/10)-(C-F)及(5-8)-(F-2/F)在±0.000标高处新增钢筋砼楼板;技术层(3.8m~6.0m标高)L-(1-3)-(D)、L-(3-5)-(D)、L-(5-7)-(D)、L-(7-9)-(D)、L-(1-3)-(E)、L-(3-5)-(E)、L-(5-7)-(E)、L-(7-9)-(E)上原设计直径450mm圆孔变为边长450mm正方形孔,其余所检框架柱、梁、抗震墙截面尺寸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⑵回弹法检测数据表明,所检Ⅰ区1Z-(3)-(B)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5.0MPa,所检2L-(3)-(1/A-B)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1.0Mpa;所检Ⅱ区一层、二层柱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30.2MPa~34.8MPa,五层~十五层柱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19.0MPa~35.1MPa,所检技术层梁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9.3MPa~32.6Mpa,所检六层~十六层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接上页鉴定结论梁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19.8MPa~31.9MPa;部分构件现龄期砼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等级要求。Ⅰ区、Ⅱ区所检梁、柱砼构件平均碳化深度均大于6.0mm,耐久性差。⑶Ⅰ区所检柱、梁纵筋根数及规格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所检2L-(3)-(1/A-B)梁箍筋间距为220mm,不满足鉴定标准规定的加密区箍筋间距150mm的要求;核查图纸,框架梁箍筋均未设置加密区,部分梁加密区箍筋规格为6,不满足规范要求;Ⅰ区框架柱上端未设置箍筋加密区,不满足规范要求。Ⅱ区所检6L-(3-4)-(D)、6L-(5-6)-(D)、11L-(2-3)-(D)、11L-(8-9)-(D)纵筋由原设计316变为318,16L-(3)-(E-F)底排纵筋由原设计325变为322,8L-(4-5)-(D)的角筋由原设计16变为18,其余所检柱、梁构件纵筋根数与规格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所检抗震墙横向分布钢筋间距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所检5Q-(7)-(C-D)、6Q-(7)-(E-F)、7Q-(1)-(D-E)、9Q-(9-10)-(F)、10Q-(9-10)-(E)、11Q-(7)-(E-F)、12Q-(7)-(C-D)、14Q-(7)-(E-F)纵向分布钢筋间距较原设计减小;核查图纸,部分框架梁加密区箍筋规格及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⒉上部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结果(1)现场检查建筑物基础周边地面未见明显沉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0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