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及管理教学仪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教学仪器配备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实验的开出和实验教学质量。对教学仪器的管理状况,同样影响实验教学。有了较好的仪器装备,还得有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配备的仪器发挥的作用。因此,教学仪器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一、仪器管理的任务和要求1、教学仪器管理的任务教学仪器管理的任务概括地说:一是管理好现已配备的仪器设备,既是仪器设备不丢失、不损坏,妥善、科学地放置,保持仪器设备自身性能并延长仪器设备的寿命。二是经常保养维护仪器,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实验教学的即时需要。三是为实验室的装备和充实仪器设备提供信息。2、教学仪器管理的原则要管好教学仪器,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②严格验收已采购的仪器设备,并及时登记入帐;③科学合理存放,妥善保管;④经常保养维修;⑤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管理宗旨;⑥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安全。二、教学仪器的特征与功能1、教学仪器的定义与特征教学仪器的定义可这样概括的表述:“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或主要在教学中使用的实物、模型、直观的教学器具”。这个表述指出了教学仪器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具有教学特点”,使用范围为“教学过程”。这是所有教学仪器具有的最一般的共同属性,是界定教学仪器和其它仪器的原则。教学仪器的使用对象是具有能动的人,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而不是着眼于结果。这是教学仪器与其它仪器本质的不同。2、教学仪器与教材、教法、教改教学仪器是一种知识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教材,在使用中和教材一样,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维、知识、科学启蒙、能力培养等方面发生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仪器的配备、使用,与教材紧密结合,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理科教材,没有教学仪器和实验,其教材是一种不完备的教材。随着技术进步,对教材来说,已由文字教材扩展出声像教材,于是出现了所谓“大教材”的概念,教具也因此扩大了范围,由原来意义上的直观教具扩大到软硬件结合,出现“大教具”的概念。这两个扩大了的概念呈现了各自外延的交叉,是教具与教材之间的“结合部”。对此,既应遵从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搞好自己范围内事情,有要互相联系,共同合作。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就要想到用什么教具,当使用教具时,要想到表达教材中哪些内容,二者互相渗透,通盘考虑,真正体现教具与教材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仪器与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有了或采用了教学仪器,其教学方法大为改进,教学效果极为明显。教师在讲课时所选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具成为各种方法的支持者。有时使用教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具和教法的结合,对缺少经验的教师来讲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了教具的各项功能之后,才能真正巧妙地利用它为各种教学方法服务。同时,教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摸索、探讨、改进,更进一步地完善、补充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使整个教学的改革。所以,教学仪器与教材、教法、教改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仪器是整个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3、教学仪器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仪器的设计,一般地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要正确地反映或表现每种基本原理或科学规律,目的性要明确,要继承或保留或借鉴很多经典的实验方法和装置(如马德堡半球、阿基米德定律);②要依照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智力、接受能力和认识规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应一定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进行设计,决不可将小学仪器中学化,儿童器具成人化,特殊教育仪器一般化;③在仪器结构上要简单明了,个功能和相互关系要清楚,形象要直观,演示仪器要有适宜的可见度,不可过小。三、教学仪器的分类与编号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实验教学被人们空前重视,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所需要的仪器不仅品种日趋繁多,而且规格越来越繁杂,椐统计,目前中小学教学仪器的品种一达1200余种。为了使相同的器材集中一起,相近的组合在一起,相异的加以分门别类,使之前后有序,便于管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