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技术讲义作业-技术32-人体的特性参数( 9)VIP免费

安全管理——技术讲义作业-技术32-人体的特性参数( 9)_第1页
1/9
安全管理——技术讲义作业-技术32-人体的特性参数( 9)_第2页
2/9
安全管理——技术讲义作业-技术32-人体的特性参数( 9)_第3页
3/9
32人体的特性参数【大纲考试内容要求】:熟悉人体特性参数及人的心理因素。【教材内容】:(二)人体的特性参数1、人体特性参数与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4类:1)静态参数静态参数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形态参数,也称人体的基本尺度,如人体高度及各部分长度尺寸。2)动态参数动态参数是指在人体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主要包括肢体的活动角度和肢体所能达到的距离等两方面的参数。如手臂、腿脚活动时测得的参数。3)生理学参数生理学参数主要是指有关的人体各种活动和工作引起的生理变化,反映人在活动和工作时负荷大小的参数,包括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及人体表面积和体积等。4)生物力学参数生物力学参数主要指人体各部分(如手掌、前臂、上臂、躯干(包括头、颈)、大腿和小腿、脚等)出力大小的参数,如握力、拉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1)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劳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绝对安静横卧状态下,为维持生命,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劳动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之差除以劳动时间。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120%。能量消耗量可通过测定劳动时呼出气中的O2及CO2的比例,算出劳动者O2的消耗量折算得到。能量代谢率RM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LogRMR=0.0945x-O.53794(4—2)log(13.26-RMR)=1.1648-0.0125x(4—3)式中X——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即x=每分钟呼气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按上式分别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谢率。(2)耗氧量(单位L/min)。人在作业时因耗能量增加,需氧量也必增多,每分钟的需氧量称为耗氧需。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3L,常锻炼者可达到4L以上。人的最大耗氧量为:Omax=(56.592-0.398A)W×10-5(4—4)Omax可作为允许最大体力消耗的标志。(3)心率F(单位min-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时也用心率的变化来评价劳动强度,人的最大心跳速率为:Fmax=209.2—0.94A3:(4-5)d.劳动强度指数I。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I大小分为4级:Ⅰ级(I≤15)为轻劳动;Ⅱ级(I=15~20)为中等强度劳动;Ⅲ级(I=20~25)为重强度劳动;Ⅳ级(I>25)为“很重”体力劳动。I的经验计算公式为:I=3T+7M(4—8)式中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净劳动时间(min)/工作日总工时(min),%;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3——劳动时间的计算系数;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通过以上经验公式计算的I,基本上能正确反映生理负荷大小。能量代谢率、耗氧量、心率及劳动强度指数分级标准见表4—20表4——1劳动强度分级分级能量消耗(大于基础代谢频率倍数)耗氧量/(L·min-1)相当于Omax的百分率/%心率/(L·min-D劳动强度指标I轻<3<1.0<25<100≤15中3~4.51.0~1.4~50~124~20重4.6~7.01.5~2.0~75~150~25很重>7.0>2.0>75>150>25(三)疲劳1.疲劳的定义疲劳分为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种。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一般只涉及大脑皮层的局部区域。而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它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动和懒惰的感觉,意味着肌体迫切需要休息。2.产生疲劳的原因及消除途经1)疲劳的原四超过生理负荷的激烈动作和持久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作业环境不良、单调乏味的工作、不良的精神因素、肌体状况不良以及长期劳逸安排不当等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及管理方面的因素,都是造成疲劳的原因。另外,机器本身在设计制造时,没有按人机工程学理论设汁或设计不周,也是人体过早出现疲劳的原因。2)消除疲劳的途径消除疲劳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在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技术讲义作业-技术32-人体的特性参数( 9)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