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冬季防火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市冬季防火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深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扎实抓好各项消防保卫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继续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火灾形势的稳定,为“两节两会”和平安*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时间安排冬季防火期从即日起至2010年3月31日止。三、工作目标我市冬季防火工作以新《消防法》和国务院“五个一律”为统领,坚决实现“七个确保”:(一)确保公安消防机构列管的重点单位消防监督检查率达到100%,基层派出所列管单位(法人单位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的监督检查率达到100%。(二)确保排查出的火灾隐患整改率达到90%;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按期整改率(除整体迁建外)达到100%。(三)确保公安消防机构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率在2009年12月20日前达到100%,基层派出所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率在2009年12月20日前达到20%。(四)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率达到100%,切实参加维保并签订协议率达到100%。(五)确保重点单位的职工消防安全教育率达到100%。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的业主和员工受教育率达到70%。(六)确保全市消防部队灭火成功率达到100%。(七)确保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为零。四、工作重点以人员密集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歌厅、舞厅、洗浴中心、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等)、建筑第1页共4页工地、易燃易爆单位、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三合一”场所、“七小”场所、“两会”会场和代表驻地为重点,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建筑消防设施方面。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单位是否与服务质量好、技术力量强、信誉等级高的维护保养公司签订了维保协议;是否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了年度检测;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是否取得了相应的岗位资格或经过消防部门业务培训;自动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等。(二)消防行政许可方面。在建工程消防设计是否经过了消防审核合格或依法通过备案;已经投入使用的建设工程是否经过消防验收合格或依法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是否取得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已经取得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使用性质、消防设施、建筑结构、安全疏散、消防车道、防火间距等方面是否发生了变化。(三)安全疏散方面。疏散门、疏散楼梯数量和宽度是否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疏散门开启方向是否正确;疏散距离是否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好使用;楼梯间形式是否满足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员工宿舍和学生宿舍门窗是否安装铁栅栏等影响安全疏散或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四)教育培训方面。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更警人员、易燃易爆化危品从业人员等是否经过消防安全培训;电工、焊工和自动消防设施操控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或经过消防部门培训;企事业单位内部是否开展了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灭火疏散预案是否定期进行演练。(五)标准化管理方面。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消防档案以及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并完善;消防设施标识张贴、悬挂是否规范;是否按照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是否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培训。(六)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方面。是否存在违规储存、使用、销售易燃易爆危化品现象;是否存在使用燃油、燃气炉取暖现象;是否存在超负荷用电现象;电气线路、燃气用具安装、第2页共4页敷设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人员密集场所液化气钢瓶间设置是否满足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等。(七)其他方面。施工工地是否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设置了与工程进度同步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车道是否畅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是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并认真落实;建设工程装饰装修是否采用易燃、可燃和有毒材料,装修过程中是否关闭、停用消防设施;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是否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是否制定村民防火公约,是否开展治安防火巡查及多户联防,实行群防群治;消防产品整治组织部署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