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复习提纲一、工程材料部分1.常见金属晶格类型。2.三种晶体缺陷。3.相的概念。4.固态合金有哪些相。5.过冷度的概念。6.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7.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8.控制晶粒度的方法。9.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10.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特殊点、成份、温度、组织、相)。11.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12.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1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14.加工硬化的概念。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16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17.钢的热处理概念。18.热处理工艺分类。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20.决定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因素。21.马氏体的概念。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知道淬透性与C曲线的关系。23.退火和正火的目的。24.淬火的概念。25.一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6.影响淬透性的因素。27.回火的目的。28.何为回火脆性?29.回火的种类。30.一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31渗碳的主要目的。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33.钢按质量分类。34钢按用途分类。35.机器结构钢的分类。36钢中S、P杂质的影响。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39.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1、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3、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4、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5、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6、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7、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9.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10.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11.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1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3.防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14.如何根据碳当量的高低评估钢的焊接性?为什么?15.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题库一、名词解释1.固溶强化;2.结晶;3.加工硬化;4.相;5、过冷度;6.钢的热处理;7.结晶;8、马氏体;9、钢的淬火……10、铸造……11.钢的淬火;12.同素异构转变;二、填空题: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固溶体可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2、金属中三种常见的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3、固态金属中的相有两种:(固溶体)和(化合物)。4、液态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大,过冷度则越(大)。结晶后,晶粒(细小)。5.、普通热处理是指(退火)、(正火)、(淬火)、(回火)。6、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主要取决于结晶时的(形核率)和(长大速率)。7、铸造应力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其中(热应力)属残余应力。8、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消振性,是因为其组织中有(石墨)存在。9、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过程所产生的三种类型产物是(珠光体组)、(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在较高温度转变产物是(珠光体组)。10、过共析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是:通过进行(球化退火)处理,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组织,以改善切削加工性和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11、要使钢材的焊接性能良好,其碳当量值应(小于0.4%)。12、过共析钢的含碳量范围是(0.77~2.11)%。13、T12按用途分类是属于(过共)析钢,其平均碳含量为(1.2)%。14.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组织称为高温莱氏体,其含碳量为4.3%,当温度低于727℃,转变为珠光体加渗碳体,又称为低温莱氏体。15、过共析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16.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来改变材料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工艺方法。17.马氏体的转变温度范围是Ms-Mf,马氏体的显微组织与含碳量有关,含碳量高的马氏体呈片状,含碳量低的马氏体呈板条状。18.常用淬火冷却介质有水、油、盐、和硝盐。19.常用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20、含碳量为0.55%的铁碳合金属(亚共)析钢,退火组织是(铁素体+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