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需求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材模式开发课程内容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题组成员行业专家工作分析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课程专家专业教师实施方案和成效教材课程标准课程体系知识能力框架培养目标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郝超【编者】这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郝超教授在职教课程培训班上的报告内容,尽管集中谈了高职课程模式的改革,但其中承载了他们学校课改成员的艰苦劳动和智慧结晶,尤其是其中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程开发的方法、技术和程序,及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验,对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启迪和拓展视野的作用。缘起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而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自身规律的课程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广大同仁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课题,2003年8月以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专家和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试点,对高职课程模式的理论、实践体系进行了系统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打破具有浓重学科性色彩的传统课程模式,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理念通过分析国内外职教课程及其改革的现状,认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打破学科体系,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并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从而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这样的课程模式凸现的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基于上述思考,提出的高职课程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模式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学科体系学科结构学术教育课程结构学术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工作结构工作体系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图1课程模式改革流程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岗位需求情况调研,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03年年底,根据调研资料,我们邀请行业专家、课程专家、教学专家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根据工作任务分析,开发课程体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别学术教育课程体系,从两者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学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对应于学术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必须对应于工作结构。这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论——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于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于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上述理论,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的课程理念,进行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2004年1月,邀请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岗位能手参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会议,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制订工作任务分解表,确定工作模块的难易程度,统计不同工作模块的出现频率。2004年2月至4月,以工作任务分析会议形成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多次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完成工作任务分解表向课程设置的转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学科性架构,建立与工作结构对应的课程体系,完成课程门类的重新划分、课程的整合、课程学时的重新分配,制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新的课程体系中包括系列项目课程、普通文化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系列项目课程包括:《机械制图》《CAD/CAM》《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车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