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日本文字发展与研究0日本语(日本語)、简称日语、是日本国的官方语言。语言系属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孤立语言、也有认为可划入阿尔泰语系(有些学者继而提出韩日-琉球语族的概念、并认为日语从属之)。它的书写体系中存在很多借用的汉字。日语有两套表音符号:平假名(ひらがな平仮名)和片假名(カタカナ片仮名)、同时也可以使用罗马字(Rōmaji)书写成拉丁字母。和日语相近的有朝鲜语、虾夷语(阿伊努语)和琉球语。日语主要使用于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朝鲜、东南亚、大洋洲和中国部分地区的时候、当地人被强迫学习说日语、并且被强迫起日语名字、所以现在仍有很多人可以同时讲日语和本地语或更熟练的使用日语。在很多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巴西的日本移民中、有一些也会说日语。他们的后裔虽然有日语名、但是却很少能熟练的使用日语。日语属于黏着语、通过在词语上粘贴语法成分来构成句子、其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不改变原来词汇的含义只表语法功能。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个方面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同样敬语发达的语言还有朝鲜语、蒙古语等。日语的发音很简单、只有五个元音音素和为数很少的辅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种发音总共只有不超过100个。和日语发音类似的有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一般来说、这三种语言的发音中辅音和元音的比例接近1:1。日语的词汇十分丰富、数量庞大、大量吸收了外来语。一般词汇(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万多个(1956年)。(参看日语词汇)日语的语言学十分复杂。起源于阿尔泰语系、后来受南岛语系的影响、尤其受汉语影响很大、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因此令日语的语言学十分复杂。不过也有人对日语的起源持不同的意见。促音使用小体书写的平假名“っ”或片假名“ッ”表示音节突然中断、形成一个促音。促音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在念的时候虽然不发音、但是要停顿。促音通常是中古汉语入声字残留、在罗马字中则以重覆下一字之子音(若无子音、使用h)为表记。例:“日本”=“日”+“本”;“日”=“にち”(nichi)、“本”=“ほん”(hon)。当把“日”和“本”放在一起念的时候、“日”的后半个音节“ち”(chi)变为促音、“本”的发生半浊音变化、念为“p”。所以“日本”的日文念法由“にちほん”(Nichi-hon)缩简为“にっぽん”(Nippon)。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长音使用平假名时、当跟在后面的字母与前一个字母属于同一段时、前面的字母的元音就会变成长音。注意的是“i”跟在“e”的后面及“u”跟在“o”段字母的后面时也可以表明长音、例如けいさつ(警察)和しょうねん(少年)、ke与sho的音都要拉长。转写罗马字时、长音可以用加上一个英文字母、或在延长的元音上加上一横或一个尖头表示。所以けいさつ=keisatsu/kēsatsu/kêsatsu、しょうねん=shounen/shōnen/shônen。要说明的是、日本的一些专用名称、比如东京、大阪、京都、由于它们的名字在英文里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所以它们的罗马字的长音一般不特别表示;要表示也只会用横线或尖头。在写罗马字时、とうきょう(東京)=Tokyo/Tōkyō/Tôkyô、但不是Toukyou。同样的道理、おおさか(大阪)=Osaka/Ōsaka/Ôsaka、但不是Oosaka;きょうと(京都)=Kyoto/Kyōto/Kyôto、但不是Kyouto。使用片假名时、长音一律使用“ー”来表示。例如:スクール(sukuuru)=school。假名的演变日本最早出现文字的文物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那时的日本学者使用汉字来给日语表音、称为“训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了万叶假名、最早出现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这种方式借用了汉语的表音功能而舍弃了其结构性、再加上汉语没有词形的活用和缺少助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