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日本编写软件的流程分类:默认栏目2006.12.1820:55作者:nahelei|评论:0|阅读:388日本一向以品質嚴格出名。日本專案不僅腳踏實地,還可以秉持自己的原則、利用企業文化的方式,創造出最有效率的專案開發手法。且不管其他國家如何追隨歐美的腳步,趕著CMMI的潮流,日本依然堅持自己的品管方式,不需要CMMI背書,世界各地的客戶依然可以信任日本的產出品質,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凡致力於軟體品質的工程師不難發現,維護品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因為品質=成本。那麼如何有效運用成本達到最高品質管理應該就是我們必須克服的最大議題。目前我們所知有效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就是資源再利用,每一次的資源再利用應該都可以節省三成以上的成本。因此,找尋最佳專案進行方式後轉換成專案經驗並建立為企業文化則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有效的資源再利用並不只是相信單單在技術方面擁有物件導向的觀念、技術就可以完全有效縮減成本,或是達到資源再利用的任務。前端系統分析的產業知識亦是真正資源再利用的精華所在。了解的專案越多我們越可以發現,專案多餘成本的分布幾乎都集中後期的翻修成本上(如圖1專案成本分布圖所示)。圖1專案成本分布圖TOP需求溝通翻修成本的產生不外乎是發生在使用者需求變更、系統設計變更上。而一般而言,會發生變更的環節大致上是在使用流程改變、使用者與系統分析師溝通不良、系統設計師與程式設計師溝通不良等問題上。溝通除了面談、會議的面對面溝通以外還有文件上的溝通亦甚為重要,整個日本编写软件的流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系統開發溝通過程與我們從小到大的教學過程很類似(如圖2系統開發溝通示意圖)。面談就好像是老師上課,交付需求結果整理文件就好像是學生交功課一樣。把面談的結果(老師上課的內容)轉換成交付文件的內容(學生交功課),但若排除技術因素,學生交的功課如果連老師都看不懂,那麼老師又該如何告知學生哪裡與他上課的內容(要求的功能)有差異呢?所以只能等到考試當天(系統測試),才發現學生的成績有夠差,答非所問,只好不停的重新上課(從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就視為需求變更)然後要求學生不停的補考(規格變更,程式必須修改),自然就會造成專案成本的浪費。圖2系統開發溝通示意圖排除專案本身無法控制的使用流程變更外,使用者與系統分析師溝通不良、系統設計師與程式設計師溝通不良等問題應該都是可以利用工具及資料庫統一管理的方式來克服。使用者若有與系統分析師溝通不良的問題存在,應表示系統分析師使用太多的系統語言表達需求訪談的結果,而非利用使用者語言表達需求訪談的結果。原來使用者對電腦這類「高科技」產物都會存有一定的排斥感,覺得那是不同世界的東西,要他確認怎麼可能?甚至部份極端心態會認為如果自己真的「懂」的話,不就自己開發系統就好了嗎?正因為存在著先入為主的排斥感,如果我們還拿著辛苦熬夜畫出來的「系統流程圖」(圖3、5系統流程圖)而非「業務流程圖」(圖4、6業務流程圖)讓使用者確認的話,相信這份文件應該很難獲得使用者簽章的。要獲得使用著的認可,一定要先站在使用著的角度了解他們的業務流程,並將其業務流程文件化後才從中萃取電腦系統所需的資訊。千萬不可只看自己想看的部份,片面認為其他與電腦無關的流程都不重要。要累積產業知識其實也都必須清楚了解使用者端的業務流程,日後才有辦法提出系統流程改善的建議,也可以從系統分析進一步進入顧問的角色。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圖3系統流程圖(例1)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圖4業務流程圖(例1)第5页共11页第4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1页圖5系統流程圖(例2)第6页共11页第5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