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州区XX年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11月30日在襄阳市襄州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代区长黄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举措、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扩总量提质量,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XX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是20XX年的1.9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2亿元,是20XX年的4.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是20XX年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是20XX年的2.1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570元和16140元,均比20XX年翻了一番。20XX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名列第9位,20XX年、20XX年排名一类县(市、区)第6位,20XX年排名第5位。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市、区),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二、调结构助转型,产业水平有效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20XX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6亿元,是20XX年2.48倍。四大支柱产业预计完成产值796亿元,比20XX年净增475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9家,比20XX年净增91家。襄阳鲁花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第1页共17页百强,时瑞达、武钢重材等7家企业入选全市工业企业百强。长源东谷、襄阳正大等7家企业入选襄阳市龙腾企业,鹰牌轴承、古襄阳酒业等10家企业入选襄阳市星火企业。创建全国驰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25件,知名商标35件,省级品牌10个,获评全省品牌建设示XX县区(市、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企业28家,获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349户。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畜牧业总产值全省十连冠。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两权登记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除险加固109座中小型病险水库,清淤渠道1567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1.5万亩,流转土地49.6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家,家庭农场299家。农机综合作业率达87.6%,荣获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XX县区(市、区)称号。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三品一标总数达到89个。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仪式在我区举行,襄州段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在我区召开。成功举办三届汉江流域(襄阳)农博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大商圈初具雏形,永辉超市、武商量贩等大型商业集团正陆续入驻。物流企业总数达376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29家,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崛起。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建成4s店38家。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全区各类网店达2800多家,年销售额20多亿元。天润集团等6家企业获评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鹿门山风景区旅游开发不断加快,重要景点及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三、建平台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788个,协议投资3194亿元。投资55亿元的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投资40亿元的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投资15.7亿元的长源东谷襄州工业园等89个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业项目先后落户我区。20XX年,预计完成招商引资实际投资288亿元,利用省第2页共17页外资金155亿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累计投入35亿元,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襄阳国际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襄州机电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建成区总面积达到33.6平方公里,入住项目159个。襄阳农产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