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报告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十三五”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加速城镇化进程、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根本工作遵循,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指挥长的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制定了《**县整县脱贫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坚持“先建机制,后搞建设”,村村成立理事会,集中安置点组建联建会员会,理事会抓协调,搬迁群众全面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县处级领导下抓两级任行政村常务书记推进扶贫工作的工作机制,使易地搬迁工作快速推进。(一)计划下达情况。20XX年9月,省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规模为4500户167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11149人,随迁户1500户5571人。今年1月,上级核定我县“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规模为10209人,今年8月,上级追加下达计划搬迁贫困人口1313人。全县搬迁贫困人口总规模数为11522人。(二)计划执行情况。目前,上级已分别下达我县20XX年-1组《关于对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动态调整的紧急通知》(昭扶字[20XX]5号)文件,核定**县3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09人。目前,已锁定建档立卡搬迁对象11522人,其中。计划任务外新增搬迁规模253户1313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三、20XX-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20XX-20XX年**县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209人,其中20XX年4758人,20XX年下达5451人。第1页共3页(一)整改前的实施情况20XX年2月28日前,**县共批复启动安置点建设26个,计划搬迁3129户11911人(建档立卡户2395户9130人,同步搬迁734户2781人)。集中安置3008户11471人,分散安置121户440人,其中:分散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91人,随迁户66户249人。全县26个集中安置点,建住房3008套,住房面积349425.93平方米,人均30.46平方米。(二)整改后的实施情况自今年3月以来,**县严格按照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搬迁对象不精准、资金政策偏差、住房建设面积超标、资金管理不规范、安置点选址不合理、后续脱贫措施不具体等方面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下发调整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补助政策文-3(一)探索创新安置方式。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结合**山地多、平地少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质环境以及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在充分借鉴吸取贵州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绝对贫困、推动城镇化、舒缓生态压力、留足发展空间的重大机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创新采取“三进一建”安置方式(即进县城、进集镇、进现有村庄和建设新村),引导群众向县城、向集镇、向中心村集居,最大程度发挥搬迁效益。目前,在全县拟搬迁2926户、12423人中,有进县城109户401人,进集镇1148户4834人,进村庄1669户7188人,城镇化安置率达到42.9%。案例:**社区**安置点安置420户1600人(建档立卡391户1497人),使**乡城镇化率明显提升。(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和健全完善**易地扶贫搬迁“1668”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成果。即:1个工作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搞建设”第2页共3页原则,村村成立理事会,集中安置点组建联建委员会。执行6个群众说了算。去哪里,即“三进一建”,群众根据自身条件自己说了算;联建还是自建,群众说了算;户型如何选择,群众根据自己经济情况及承受能力自己说了算;建房质量好不好,群众监督自己说了算;资金谁来管理,群众自己说了算;产业如何发展,群众因地制宜自己说了算。坚持6个不准。无理事会不准建;无地灾评-5升的模式,积极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个人素质修养水平,实现“共建共享共治”。案例。集镇安置土地远,壮大产业保增收。**社区**安置点紧盯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