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基本县情*县位于XX省*州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39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9.9%,人均拥有耕地仅1.13亩。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8个主体民族,总人口2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1%。全县辖4镇7乡93个村委会3个社区1938个村(居)民小组,全县设有16个基层党委,122个党总支,738个党支部,有党员10375名。其中有8个乡镇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的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和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全县有8个乡镇、69个村委会、460个村小组处于边境线上。20*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25006万元,同比增长2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90万元,同比增长9%;完成财政总支出60278万元,同比增长26%;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79元,同比增长16.7%。二、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县委、政府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顶住了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市政开发、移民搬迁等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全县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1.抓“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抓手,专门召XX县区委全委会研究“三农”工作,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资金2230万元,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扩大“两杂”良种覆盖面,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烤烟生产再创新高,烟叶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烟农户均收入达2.6万元,实现烟叶税及附加1024万元。二是林业产业初见成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州要求;第1页共13页扎实推进木材资源整合,木材加工厂建设投资过半;稳步推进木本油料基地建设,规划完成12万亩核桃基地,预计今年2月底可完成3万亩种植任务。三是畜牧产业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畜牧扶持政策,突出动物疫病防治和科技推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预计实现畜牧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5%。四是劳务经济成效明显。以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劳务维权为重点,扩大输出规模,提升输出质量。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3.97亿元、纯收入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9.5%。五是整村推进项目力度加大。投入资金4953万元,启动实施92个整村推进和杨万整乡推进试点项目。紫金公司投资360万元,首次在XX县区实施的24个整村推进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其他各项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开展。2.抓资源整合,工业发展质量提升。以资源整合为总抓手,突出电力、矿产两大优势,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30.3%,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一是矿产资源整合全面推进。县委、政府顶住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钨矿资源整合,目前,已有10个钨矿业权证签订了整合协议,协议转让资金12.7亿元,占应整合资产的93%,3个XX县区恢复生产;年产5000吨apt钨制品厂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完工,岩脚、响水2座尾矿库建设接近尾声。同时,硅、铅、锌、锡等钨共伴生矿和铁矿资源整合工作同步推进,整合矿业权证10个。二是电力产业平稳发展。马鹿塘电站二期主体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3月底下闸蓄水;相继建成曼棍五站、三转湾电站等电源点,新增电力装机7.8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36.7万千瓦;城子上变电站及县城至大坪、县城至猛硐2条输电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县网与州网达成托管协议,电力资源整合顺利推进。三是外贸加工业发展迅速。以复合橡胶为主的外贸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实现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9%;水泥粉磨、石材加工等建材产业快速发展。四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扎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的节能第2页共13页减排工作,引导3户冶炼企业实施4台1.25万千伏安冶炼炉技改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