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校防震减灾演习活动致辞稿VIP免费

学校防震减灾演习活动致辞稿_第1页
1/6
学校防震减灾演习活动致辞稿_第2页
2/6
学校XX年防震减灾演习活动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刚才,学校模拟了地震发生时应急疏散演练,我们高兴地看到,警报发出后,同学们沉着冷静,利用课桌、书包等有效地进行了自护,紧接着又按照学校预案快速有序地疏散,全校1300余名师生,用时1分40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场地,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防震减灾应急安全疏散演习任务。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本次演习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们,同学们,我校高度重视地震、消防等防灾演习工作,每学期都要举行至少两次次安全疏散演习,继四月份举行应急疏散演练之后,今天又成功举行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但是,刚才的演练也暴露了部分班级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觉得好玩,偷偷地在嬉笑,极不严肃,影响到其他同学;有些学生没有躲避的动作或动作太慢,姿势不够正确.....这些问题今后一定要纠正,同学们要记住,这不是游戏,这是保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希望通过这次演练,大家能进一步增强防震、防火等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心得体会掌握应急避险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还要通过每一个学生,带动每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宁静、舒适、安全、和谐的学习乐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我还要郑重说明的是,我们今天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只是为了提高增强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而进行的常规工作,绝不意味着地震即将来临,请全体师生不要误解,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下面,利用这个机会,我向全体师生普及一些防震减灾知识,请全体同学认真听讲。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让我们为善良的尼泊尔人民祈福,愿安宁重回这个美丽的国度。强震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地震以后一定要遵循快速救助的原则,越第1页共6页快越好,但是如果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地震灾区中,没有其他人来救助时该怎么做呢。一些事项必须要注意。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几率。因此,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至少时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个人简历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当房子晃动的时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波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总之,逃离的最佳路线便是停跑停,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逃生原则3:次生灾害要避开造成的地震危害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坍塌,电线的折断、燃气的泄露、水管的爆裂都可导致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以火灾为例,每个人在地震中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假如你在卧室里千万别钻床底下。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床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前人们认为钻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并非最佳的躲藏之处。躲开头上悬挂物。要选择上面没有悬挂物,附近没有电源插头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悬挂物落下砸伤及电源线着火引发的次生灾害。衣柜绝不允许进去。唐山地震时,有人钻进衣柜躲藏,几第2页共6页天后救援队发现时,人是完好的,但最后憋死了。把门打开。躲藏地点离门近点,门最好打开,可以背靠在门框上,手抱头,待地震结束时准备随时转移,为逃生准备活路。假如你在客厅里把客厅当成转移地带。现代人生活富裕了,宽敞明亮的新式客厅出现后,其功能也在变,成为日常会客、休闲的区域。客厅是四通八达没有堆积物的地方,地震中,应把客厅当成安全的转移地带。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中国人传统习惯是将逃生用具锁在柜子深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校防震减灾演习活动致辞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