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蔬菜基地建设情况汇报一、基本现状XX县是全市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现有蔬菜种植面积万亩,其中XX年全县新增蔬菜面积万亩。XX年,全县蔬菜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主要品种结构为:叶菜类万亩,瓜果类万亩,块根类万亩,葱蒜类万亩,豆类万亩,水生蔬菜类万亩,其它类万亩。总体来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不算大,但近年来我县坚持以“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蔬菜基地建设“四个转变”:1、经营模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集放经营的转变。全县现有蔬菜大棚面积760亩,较XX年增加了%;有蔬菜专业合作社13个,XX年后新增3家。有市级龙头企业1个,50亩以上连片蔬菜基地20个。2、种植品种由低档向中高档的转变。蔬菜品位上了一个台阶,我县已从传统几样蔬菜品种,如茄子、辣椒、苦瓜等几个品种跳出来,新增加了“草菇”、“竹荪菇”、“黑番茄”等果蔬品种;XX苦瓜、冬瓜、XX茄子、莲藕、XX草菇、XX竹荪菇等获农业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荣誉证书。3、科技含量由一般蔬菜向绿色食品的转变。我县结合农业科技推广,“阳光培训”“田间学校”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并及时发布病虫预测情况,配发一些无残毒、无公害的新农药,提高菜农的种植技术;XX几家蔬菜大户采用生物夹虫、物理夹虫等技术,大大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XX镇种菜大户龚小明,利用地电热技术提高蔬菜种子发芽率,生产反季节蔬菜畅销市场。4、市场开拓由满足县内需求向域外市场需求的转变。XX镇作为老蔬菜基地,大田露地生产的常规蔬菜主要供应县城和XX城区,蔬菜合作社的钢架设施大棚蔬菜则专供XX、XX等地的大型超市;XX等乡镇300余亩的竹荪菇,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销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二、主要做法1、在传统产业中培育优势产业。我县是个农业大县,主要经济作物还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民对种植蔬菜的积极性还是不高,部分农民是把种植蔬菜当作“副业”,专业种植户就更少。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发展蔬菜产业,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业、水利、国土等单位为成员的发展蔬菜生第3页共7页产工作领导小组,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XX年以来,共培训菜农1100余人次。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县初步形成了以XX等乡镇为主的蔬菜基地,时令蔬菜基本能满足本地需求。2、在优质农业中产生高效农业。蔬菜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需求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发展1亩蔬菜是种植1亩水稻收入的3倍,而1亩大棚蔬菜更是种植水稻收益的10倍,民间有句俗语:“三分菲菜二分葱,天天喝得醉哄哄”,形象说明了三五分地种菜就能保证一家人生活无忧。在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县,农民平均收入还不高,蔬菜这个产业抓住了,抓好了,可以带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XX村的XX,从XX年起,在本村XX国道旁,流转了10亩土地,建起了7亩大棚,两夫妻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由江苏客商XX投资兴建的XX生态特色养殖基地,坐落在XX村,是一家集绿色无公害果蔬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绿色企业,目前建成加工厂房一栋,镀锌管大棚30亩,露地蔬菜20亩,附近村民有20余人常年在企业务工。3、在精心呵护中发展壮大产业。一个行当,一项产业在发展起步阶段犹如发芽的嫩苗,需要倍加呵护,在关键环节需要特殊政策倾斜保护。从XX年开始,我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蔬菜产业发展。XX年,县财政在蔬菜生产发展专项基金中,拨付XX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万元,蔬菜种植大户万元;省财政在XX省“菜篮子”园艺产品扶持项目中,支持XX蔬菜基地50万元。同时,县政府每年对当年新发展的钢架大棚蔬菜10亩以上的,大田露地蔬菜20亩以上,予以奖励扶持,钢架大棚按造价20%补助,大田露地蔬菜按每亩200元补助,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运作。在财政资金扶持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较XX年增加万亩,增加了20%;大棚蔬菜面积从XX年600亩,增加到760亩,增加%。三、存在问题在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筹措难度较大。有些有技术的菜农有扩大规模的想法,但由于缺少可担保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