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优秀教师事迹_事迹材料我身边榜样优秀教师事迹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林吉爱心小学数学教师刘洪先”学生学不会,我就睡不着;学生学不好,我就吃不饱。”这是我校数学教师刘洪先同志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刘洪先,蒋峪镇林吉爱心小学一名数学教师。现年54岁,1980年参加工作,在教育战线奋战30多年,至今仍然是二级教师,没有荣誉,没有地位,有只是付出和成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甘做教育战线老黄牛。真正体现”抱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教育学生苦口婆心教师对学生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理性爱。老师对学生这种理性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在刘老师所任课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每个班级中都会遇到”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情况,刘老师总是用宽容去温暖学生心灵,摸清”问题学生”思想实际,宽容而不包容地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能与家长进行沟通,准确找出”问题学生”认识上差距,从不挖苦讽刺他们,用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接近他们,跟他们说心里话,并用恒心和耐心来转化”问题学生”,偏重表扬,着眼进步,从最基础知识入手,不辞劳苦,不言放弃,给时间,给机会,为”问题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良好学习环境。并号召优生帮助”问题学生”,采用”一对一,一帮一”形式,”问题学生”获得了友谊之手援助,不断缩短与中等生、优生距离。比如:XX同学常因家庭条件好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买零食、上网、不按时到校、学习不认真等,在班里成了调皮大王。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刘老师采取了”持久战”办法,找他谈话,讲知识、讲道理”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见缝插针有空就谈,见面就聊,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调皮大王改掉了一切坏毛病,成了班级中优秀生,年底被评为三好学生。由于刘老师对班级管理、学生管理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受到了家长和社会高度认可。刘老师回到家里走在路上总有家长围在他身边跟他交流和他探讨,许多家长找到学校要求让刘老师教自己孩子。去年冬天一个下午,七点多钟了我接到了刘老师家属打来电话,说刘老师还没有回家,电话也打不通非常着急,询问是不是学校有工作安排没能回家。我听了也非常着急,学校没有工作,四点半就放学了,我亲眼看见刘老师走,它能到哪儿去呢?我安慰了一下刘老师家属后就四处”侦查打探”终于找到了刘老师。原来刘老师在回家途中被家长”劫持”了。这位家长孩子那年考入了临朐一中,回想自己孩子过去,家长百感交集一定要答谢刘洪先老师。了解得知这位家长孩子是独子又从小多病。家长溺爱过多养成了骄横、任性、懒惰坏习惯。在学校中横行霸道,打架斗殴不学习净捣乱。学校家长无数次找到家长进行理论,家长觉得这孩子无药可救了,也放松了对孩子管教,孩子更加有恃无恐了。刘洪先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找到了孩子家长提出想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家长被感动了。在以后三年多时间中,饭前饭后、课外活动、放学路上、田间地头,都能见到刘老师和孩子谈心、补课身影。进入六年级分班时,刘老师主动提出把这个孩子分到自己班中。教育、批评、表扬、鼓励;补课、授新、巩固、提高。孩子慢慢改变了,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蒋峪初级中学。孩子在成长中,思想不定型不能放松警惕,()刘老师及时和初中老师取得联系,并实行定向跟踪制度,直到孩子考入了中学,刘老师心才放了下来。于是产生了刘老师被”劫持”故事。刘老师手中保存着许多”学生来信”,都是学生成才后写给刘老师。这些信现在成了刘老师教育其他学生好材料,也为其他教师做出了榜样。二、传授知识真心、耐心我们林吉爱心小学经过两次布局调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是工作量急剧增大。我校五年级原来一个班,22人,一下子增加到两个班59人。两个班数学全部由刘老师执教,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最大困难是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经过摸底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