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考前重点分析一、命题思路(一)考试结构与题型:模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基础知识20分0分人力资源规划13分16分招聘与配置13分15分培训与开发9分14分绩效管理10分10分薪酬福利管理17分22分劳动关系管理18分23分试卷配分与标准要求大体一致。(二)考试配分范围:20%来自基础知识,员级、助级知识。70%来自本级别专业知识,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下册。10%是有一定难度、结合HRM发展新趋势、测试职业能力的题。复习原则:1、侧重点应放在教材的下册。2、教材的六个模块都要系统学习。3、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结合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体会。4、把握HRM的热点问题:比如,胜任特征、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文化等内容。(三)操作技能命题视角:1、改错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法律规范,劳动合同,二、对流程和技术的掌握。根据题目的相应要求,指出给定文字中所存在的5处错误,并予以改正,将错误改为正确方能得分。多见于劳动关系管理、绩效考评方法、培训方法、招聘方法等方面。2、简答题:要求紧扣问题给定的情境,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展开思路,从多角度出发答题。答出要点就可以,不用说的很详细。3、图表分析题:图的类型:柱型图,饼图,线性图等等。组织结构图,人力阶梯模型。分析的时候要求在仔细分析图表的基础上,写出该图表反映的情景描述(大概5到6分),把内容的实质概括出来,后面才会问到其反映的事实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原理和实际经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第三个问会转到其他的模块,例如转到培训等模块。4、综合分析题:沟通和绩效面谈,在仔细阅读给定案例的基础上,要求结合相关原理,分析给定问题的原因,综合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涉及到的知识点一般是跨章节的,要求把理论知识连串起来。答题时要注意思路的清晰,不能太乱。(如把招聘、绩效、劳动关系联系起来就比较好)5、与数字有关的题见于劳动关系和书本上的一些计算公式。(四)考试题型及考试时间:理论知识:90分钟,上午8:30-10:00,单选题60道,多选题40道,职业道德题25道(占10%),总共125道题。这次考试没有判断题,将以前判断题部分转变为多选题。操作技能:120分钟,上午10:30-12:30。二、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关键概念:1、人力资源规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2、组织机构、部门、岗位3、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P84、标准:劳动定员,劳动定额5、供需平衡分析:人员需求分析、人员供给分析6、制度化和规范化重点知识点:第一节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调整一、★组织结构的类型:(特点,优缺点,实用范围以及5种之间的比较)P3-5五种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和分公司)。掌握五种组织结构形式的图形、优缺点、特点、适用范围(此处可能会出大题),比胜任特征招聘与配置(工作分析、招聘方法、面试)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设计、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组织文化)劳动关系管理(变革与沟通、原则、规定)薪酬福利管理(薪酬水平与等级的设计)绩效管理(绩效反馈与面谈、考评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及类型)如列出一个组织结构图,要会判断是哪一种形式。事业部制可能会出简答题。二、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可能会出单选题和多选则题型。★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P5-6不仅要了解各个因素,而且还要了解是怎样影响组织结构的,如经营战略、企业规模是怎么影响组织结构的。三、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P7部门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结构等(多选,单选)。模拟分权制结构中的各个部门和单位,由于企业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紧密,不能完全拥有自治权,但它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并用内部规定的转移价格来相互购买和出售,或进行利润和成本计算。当一个大型企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方面有紧密联系时,模拟分权结构模式比较适用,但其明确性不强,实际工作中也不易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了解哪些结构模式是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哪些是以成果为中心的设计的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