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株洲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项目申报单位:株洲市统计局项目主持人:丁润高项目参与人:谢海秋、蔡冬文二○○九年二月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株洲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内容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农村土地分散、规模太小,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变土地抛荒的现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集约化经营,使农业真正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本文拟从分析株洲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外部条件出发,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探索株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力条件路径选择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第3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0页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农村土地分散、规模太小,株洲农户人均的耕地面积不到1亩,不足以产生规模效益。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变土地抛荒的现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集约化经营,使农业由一家一户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真正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要解决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流转机制,探索符合株洲实际、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农村土地流转方法和途径,积极促进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拟从分析株洲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力、存在的外部条件出发,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途径,以期对推进我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株洲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一)株洲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着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第4页共20页第3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0页外出务工经商,土地流转开始在株洲农村萌芽。由于种种原因,到本世纪初,土地流转尚处在雏形阶段,规模不大,形式单一,基本停留在农户之间“1+1”、“1+2”式的简单转包。近年,各种新型的土地流转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株洲悄然兴起。2004年,攸县新市镇山门村农民符和平租赁水田315亩,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大户”。2007年,他又租赁了125户农户的水田810亩,纯收入达30万元,成为我市“种粮第一大户”。2008年6月,攸县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以省农科院、省农大为依托,采取集中连片租赁的方式,计划在攸县建成30万亩种植基地,并逐渐发展成集种、加、销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经营企业。2008年8月,我市首家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攸县大和谐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由50位农民共同出资组建,租赁耕地3000亩,服务农户4000户,涉及新市镇11个村1万多亩农田。2008年10月,株洲市金岭农村经济合作社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