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涉及差异分析、责任会计、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责任会计以及平衡记分卡等内容是情境分析题的重要考点。【主要考点概览】Topic1成本量度与差异量度【比较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一、成功预算周期的过程1.编制总预算,为整个组织以及组织的各个子单位设定绩效计划。2.确立标准或具体的预期,可将实际成果与这些标准或预期进行比较。在比较时,需要关心营运效率(efficiency)和达成组织目标的效益(effectiveness)。3.检查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间的差异,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4.制定持续改进计划,考虑到条件的改变及对计划的反馈。二、营运效率和达成组织目标的效益1.效率(efficiency):为特定资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设定的预算额度或标准,用于与实际资源耗用作对比。良好的效率要求完成一定的业务量水平(实际销量)的实际资源耗用不能超过预算额度或标准。【示例】单位成本的预估值(预算额度或标准)为$2,某项营运最终销售1000单位产品,则预算额度为$2×1000=$2000,有效率的营运其成本应小于或等于$2000,若成本>$2000(即实际单位成本>$2)则属于无效率。2.效益(effectiveness):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其目标。1)良好的效益要求公司实际利润大于或等于其利润目标。2)用以评估“效益”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量度营业利润差异。【示例】总预算要求净营业利润达到$3亿,则有效益的营运所获得的净营业利润应大于或等于$3亿,若净营业利润<$3亿,则属于无效益。3.某项营运可能有效率(成本没有超支)但无效益(未实现目标),也可能有效益(达成主要目标)但无效率(成本超支)。为使营运既有效率又有效益,需要了解该项营运当前绩效以及目标绩效的情况。为此,需要实施标准成本法,并与差异分析相结合,以判断实际营运行为的绩效。三、有利/不利差异1.差异:实际成果和计划成果之差。有利差异(F)不利差异(U)导致营业利润增加导致营业利润减少实际收益>计划收益;差异为正数(+)实际收益<计划收益;差异为负数(-)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为负数(-)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为正数(+)2.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只是揭示了公司的营运是否与计划相符,其本身并不必然是结果好坏的判断指标。3.应对差异设定重要性阈值——例外管理4.预算差异持续存在,表明:1)营运中存在系统性缺陷;2)预算编制中的假设前提有缺陷;3)预算执行效率低下;4)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改变。【示例】Bounce体育用品公司实际成果与静态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如下:高级分析——综述实际营业利润$35,760预算营业利润$270,000实际营业利润与静态预算间的差异$234,240U中级分析实际成果静态预算差异(实际-静态)销售数量24,00030,0006,000U销售收入$3,000,000$3,600,000600,000U变动成本:直接材料1,491,8401,800,000308,160F直接人工475,200480,0004,800F变动间接制造费用313,200360,00046,800F变动成本总计2,280,2402,640,000359,760F边际贡献719,760960,000240,240U固定成本684,000690,0006,000F营业利润$35,760$270,000234,240U1.由于实际营业利润$35,760<预算营业利润$270,000,产生$234,240不利差异,说明Bounce公司的整个营运没有效益,主要原因在于实际销售数量24,000单位<预算销售数量30,000单位。2.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间接制造费用虽然产生有利差异,但实际上没有效率,即成本超支。以直接材料产生的$308,160有利差异为例,分析如下:1)Bounce公司静态预算销售量为30,000单位,预算直接材料成本为$1,800,000,则直接材料单位标准成本为$1,800,000/30,000=$60;在实际销售数量24,000单位水平下,直接材料预算额度(弹性预算)为$60×24,000=$1,440,000,由于直接材料实际成本总额为$1,491,840>预算额度$1,440,000,直接材料实际单位成本$1,491,840/24,000=$62.16>直接材料标准单位成本$60,由此可知直接材料成本超支,营运没有效率。2)直接材料实际成本$1,491,840与静态预算$1,800,000之间的静态预算差异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