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部署和《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鄂发[2010]24号)精神,制定本纲要。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学人才观已经确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实力明显提升,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人才环境明显改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主导产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等。我市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健全机制、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未来十年,是我市加快推进“一城两带”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科学规划,开拓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围绕“一城两带”战略和“五城”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建设创新型十堰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体制机制,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1、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各方力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聚集人才发展合力,推进人才工作协调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2、优先发展原则。不断强化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优先发展思想体现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部署中,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以用为本原则。坚持把用好人才贯穿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使用而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为使用而共享,在使用中培养、在使用中激励,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发挥人才作用,实现人才价值,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智慧。4、改革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大胆推出人才发展新举措,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相互衔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5、统筹协调原则。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等关键环节,促进规模扩大、素质提高和结构改善相协调,推进实力增强与效能提升相统一。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人才、区域人才、行业人才协调发展,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人才队伍的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战略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市人才队伍要达到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活力迸发的目标,努力把十堰建成区域性人才高地。1、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由31.2万人增加到48万人,增长54%,增幅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