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工委工作新局面的思考*街道地处XX县区北部,总人口约5万,辖机关支部1个,社区党总支7个(下设14个支部),企业党支部1个,现有直管党员538名,在职党员2384名。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努力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有效途径,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从夯实基础、达成共识、扩大覆盖面、建好载体、畅通反馈网络五方面着手,促使辖区内每名党员成为一面高扬的旗帜,影响和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较为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一)夯实党建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街道党工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在05年社区党组织换届时,突出居民自治理念,扩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大胆启用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政策水平高、会做群众工作并身体力行的居民党员到社区党组织班子任职,增强社区工作队伍的力量。换届后,在35名党总支委员中,居民党员有23名,占了65.7%,支部委员中居民党员占了66.7%,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也有了明显改善。二是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通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专题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他们到杭州、宁波等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三是实施社区班子任期考察及组织约谈制度,建立健全以群众公认性和满意度为核心指标的考评体系,增强社区党务干部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二)达成党建共识,增强投身社区党建工作责任感我们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党员的社区意识。对社区党员加强作用发挥;对在职党员做好思想发动,提高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对辖区单位进一步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辖区内各类组织、各种力量调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文明共创、治安共保、服务共搞,形成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第1页共5页的意识。(三)扩大党建覆盖面,形成“大党建”工作格局构建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着重抓好“六个层面”的建设,即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完善共驻共建联席会,建立楼道党员活动小组,搞好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健全流动党员阳光驿站,建立党员指导员队伍重点联系社会团体和重点活动场所。党建工作做到三个方面延伸:即工作对象上,由重点抓街道、社区在册党员向社区各层面党员延伸;工作内容上,由重点抓党务工作向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和社区建设延伸;活动开展上,由重点抓街道、社区自身活动向辖区单位和社区成员共同开展延伸。通过“六个层面”的三个延伸,扩大社区党建覆盖面,构建了“大党建”工作格局。(四)创新党建载体,构筑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社区党建工作只有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的主题来开展,才能增强实效性,提高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此,我们从构筑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着手,实施党员“三大活动”为群众服务。一是深化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施“党员干部进家门”活动。从04年开始,街道连续三年开展“进家门”活动,今年以党员为主体,明确“进家门、访民情、知民意、受教育、谋民利”主题,对街道机关党员和社区党员以联系包片的形式进行;对在职党员先行试点,由每个社区确定10名在职党员联系3-5户群众家庭。在“进家门”活动中,广大党员认真听取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边调查,边落实,边解决,至今已办实事108件。如东管庙、西安、留方三个老居民区木结构房子多,电线老化,安全隐患严重,有的住户生活比较困难,依靠自身经济情况难以更换,党员了解情况后千方百计筹集资金5万元,由党员义工义务改造79户。筹资17万元,修补背街小巷路面破损200多处,修复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社区根据实际以庭院为单位,明确党员义务消防员,以巷、弄为单位建立党员义务消防队,筹资6万元配灭火器、配“消防缸”,清理堆积杂物、清除通道障碍、清理淤塞水井,有效减少了消防隐患。香园社区与部队及相关部门协调,筹资15万多元建起“双拥厕第2页共5页所”。由于事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群众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