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成长路径考试《质量管理》复习题二、填空题1、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和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2、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和()。3、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4、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5、按检验阶段分类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6、应用控制图可以对工序(过程)状态进行分析、预测、判断、监控和改进,实现(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7、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8、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特性不随时间而变化,始终保持(稳定)且符合质量规格的要求。9、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10、质量改进常用的老七种工具是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散布图)、控制图。11、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12、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13、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14、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5、常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5M1E”即(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测试手段及环境条件。16、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17、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8、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19、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规定的水平;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20、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21、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的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22、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23、PDCA循环是由(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24、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的一种工具。25、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26、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7、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过程能力指数用字母(Cp)表示。28、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9、公司“三标一体”中的三标是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30、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及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31、检验人员的职责是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直接按检验作业指导文件检验产品,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32、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另一种是(处置方式)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的要求。33、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4、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3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的文件,它们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次文件)。36、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