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2、内容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5分钟复习提问:我这里有一瓶蒸馏水,如果我想知道里面的水分子数,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忙?根据学生的回答旁板书:mnN新课引入提问:1、小明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哪个数据最容易测得到(体积或质量)?讲述: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中,涉及到气态物质时,测量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所以,一般都是计量体积,而不是称量质量,为什么气体的质量数据难以直接测得,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2、如果小明收集到了2.24L氢气,能否知道氢气的物质的量?旁板书:V?n2.24L(H2)?板书:二、气体摩尔体积学生踊跃为老师解决问题:先称出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摩尔质量,就可得水的物质的量,用物质的量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便可得水的分子数回答(大部分同学答是体积,还有一部同学答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小组讨论,并可让学生讨论测量的方法),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以及质量的关系,明确学习任务通过实际问题设问,即复习到了上节课的内容,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为下一步引入新课打下铺垫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问题2的设计是为了首尾呼应推出摩尔体积的定义1分钟探问:类似摩尔质量的定义,摩尔体积的定义是什么?追问:不同物质的摩尔质量一般不同,那么不同状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呢?Ppt展示1mol不同状态物质在标况下回答: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的体积由摩尔质量定义推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生较易接受直接提供给学÷M×NA究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5分钟过渡到摩尔体积影响因素1分钟探究影响粒子距离的影响因素4分钟的体积,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是什么呢?多媒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