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重点专科总结重症医学科市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工作汇报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就近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自2011年8月开始,我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市级医疗特色专科建设,现将医院的基本情况及科室近三年来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一、医院概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XX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坐落在美丽的綦河之滨。始建于1940年,历经70余年的发展,始终秉承“仁心仁术、厚德济生”的核心理念,现已建成为一所医院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8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并与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开展合作,成为其托管医院或教学指导医院,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承担着渝南黔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诊急救任务。医疗服务范围覆盖綦江全区并辐射到邻近的贵洲、巴南、江津、万盛等地,总服务人口超过200万。2010年6月,医院被列为XX市首批三甲医院建设单位。医院紧紧围绕建设三甲医院的总体方案,以打造渝南黔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强化医院管理及内涵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二、专科概况科室成立于2007年,于2011年成为XX市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搬迁到新外科大楼,科室用房面积为1600平方米,设有28张监护病床,实际开放床位20张。拥有每张床配备完善的独立干湿分区吊塔系统和床旁监护仪,拥有迈瑞t8中央多参数监护仪15台,进口高端有创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2台,进口微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1台,丹麦雷度bl800大型血气分析仪1台,床旁心肌损伤检测仪(aqt)1台,连续血液净化机(crrt)2台,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工作站1套,纤维支气管镜1台,进第1页共6页口微量注射泵输注管理系统1套,进口输液泵14台,微量注射泵46台,亚低温治疗仪3套等先进设备。专科团队建设:为全面推进科室“人本位”整体医疗的运行,促进科室长远发展,医院加大了优秀人才、成熟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满足科室的人员配备需求,使科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建设前全科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人,本科学历人:建设后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人,本科学历人,在职研究生1人。学科带头人张文军。本科,副主任医师,急救部、重症医学科主任,XX市卫计委重症医学质控专家组成员、XX市綦江区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XX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3年,2000年组建急诊科,2007年组建icu,擅长重度创伤、急性中毒、各系统功能衰竭等各种危重病的救治。曾指挥2008年同化煤矿事故的抢救工作、负责5·12地震的抢救工作。主持开展市级科研1项,区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4篇。副主任李多。本科,副主任医师,XX市神经外科介入专委会成员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曾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南医院及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擅长多发创伤的急救与诊治,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组织开展市级科研1项,发表医学论文5篇。护士长金城梅。大学本科学历,从綦江区人民医院护理质控成员。医院危重症护理组成员,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护理管理经验,擅长内外科急危重症护理,组织开展市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5篇,年荣获XX市优质护理新进个人。三、创建保障领导支持。市、区各级领导关心科室发展,多次到科室视察、指导工作。医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定期到科室进行现场办公,帮助科室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先后30余次邀请专家亲临现场,针对创建工作及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指导。通第2页共6页过现场查看、专题讲座、疑难病例查房、病历质量检查讨论等方式,对我科的医疗、护理临床及管理工作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医院支持。医院为科室提供人力资源配置保障,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完善专科团队结构建设。病房环境、设施得到改善,并购置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微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持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血气分析仪等大型设备。专科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建设期间外出进修25人、参加会议和培训100人,晋升副高1人、1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