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矛盾纠纷调解方案多元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深化教育系统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完善学校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学校矛盾纠纷,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根据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预防和化解校园矛盾纠纷,维护和谐安定为根本,建立健全学校调解工作机制,形成预防为主、调防结合、案结事毕的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有效化解矛盾、解决争议,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形成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二、工作原则(一)平等自愿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式或调解结果,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二)依法调解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和要求,依据规范程序受理、调解矛盾纠纷,积极维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三)公平公正原则。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等协商处理利益纠纷,体现公平正义,确保调解工作合法、合理、合情。(四)注重效果原则。增强调解意识,主动排查、化解争议纠纷,要提高学校行政调解工作效率,简化调解程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三、组织机构成立福清玉融中学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俞裕发第1页共13页副组长:王长敏、徐建金、俞德俊组员:吴晶、陈油明、蔡瑞铮、陈文富、林芳、王斌王习祥、何灼光、陈以生、邹国坚、陈贤龙、俞明兴四、职责分工(一)学校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和分级负责和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负责调解有关的纠纷。(二)学校调解小组要分析、化解本学校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纠纷协商调解,履行调解协议、仲裁决定、行政裁决、法院判决。(三)学校各科室工作分工办公室负责矛盾纠纷受理、统筹协调和法律指导,对接教育局多元调解工作平台;政教处和总务保卫处负责防范和处置纠纷处理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负责信息发布;教务处负责舆情收集、引导,相关科室按照科室职责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21.考试办学招生引起的矛盾纠纷,由教务处、办公室等开展调解工作。2.教师队伍矛盾纠纷,由政教处、教务处等根据科室职责开展调解工作。3.因各类评比引起的矛盾纠纷,由政教处开展调解工作。4.工作作风、师德师风引起的矛盾纠纷,由政教处、教务处等根据科室职责开展调解工作。5.师生伤害引起的矛盾纠纷,由政教处、总务保卫处、教务处等根据科室职责开展调解工作。6.食品卫生、文体活动引起的矛盾纠纷,由总务保卫处等根据科室职责开展调解工作。7.其他矛盾纠纷。由办公室根据科室工作职责统筹安排总务保卫处、政教处、教务处开展调解工作。五、工作程序(一)调解介入。学校矛盾纠纷发生后,对不属于学校职权范围的,已经仲裁、判决或已经签订调解协议未出现新情况等不符合调解条件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符合调解条件的,学校调解小组应出面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第2页共13页由当事人或学校调解小组向教育系统调委会申请调解,教育系统调委会会同学校调解小组开展调解工作。教育系统调委会、学校调解小组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或纠纷排查线索主动介入调解,当事人拒绝调解的应停止调解,不得阻止当事人起诉、申请仲裁等。(二)调前准备。学校调解小组调解矛盾纠纷,应当分别向纠纷双方询问纠纷事实和情节,了解双方的要求及理由,做好调3解前的准备工作,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告知当事人。复杂、重大的矛盾纠纷,应主动对接市多元调解工作平台;对适合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并主动转送案件,需要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合的可商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助或联合调解。(三)调解过程。学校调解机构应当提前将调解时间、地点等事项通知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组织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社会力量参加调解。可以根据纠纷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