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措施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也在增加。一般来讲,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依赖,全方位创新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顺畅推进的系统保证,产权构建和模式选择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器和润滑剂。我国财政部、科技部日前联合公布的《20XX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在支持方式上将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突出支持对发展区域经济、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集成配套技术成果。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涵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必要阶段,是解决现有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重要途径。以农业科技成果为起点,进行成果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明显的特征是成果找市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指农业科技成果的流通过程,以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使知识形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物质财富;广义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技术的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研究)及其在农业(产业)中扩散渗透的企业化、商品化过程。从产业化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几个基本特征。作为产业化对象的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能够向外扩张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过程看,具有市场导向和一体化运行的特点。市场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主要动力。一体化运行是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农业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开发一成果运用试验成果规模化生产和营销的有机过程。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效果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促进农业增长的功能显著。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市场整合,在农业第1页共5页科技进步在推动力和科技成果市场需求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和进行市场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加速农业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其目的在于通过完善产业化配套条件,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达到规范的物化和商品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本质是将不同的产业化主体通过科技成果相互连接,科技成果在各主体间通过技术转化以及市场调控进行流通,实现其商品化并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成果的商品化和技术市场交易。也就是说,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在市场经济调控下首先实现了商品化,才能通过技术市场流向生产领域或技术消费领域的过程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意义也就是通过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与市场结合,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同时,在市场交换中产生经济效益以及由其自身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2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难以形成合力。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链的不连续性,各部门条块分割,各司其职,对各自利益达到的满意度尚且不说,就以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速度而言也不可能说快就快。再者,推广和经营部门因利益驱动,舍近求远乐意推广或经销省外,国外的产品、种子、技术等。推广机构本身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一般是围绕单项的技术服务。开展大型综合性服务困难较多,推广部门视野窄,办法少,服务难以及时到位,造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整体服务功能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推广机构及其人员在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主要以自身效益为准则,很少考虑到某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后给其他部门带来的外部效果,表现为对树立自身社会形象。风险小,已商品化程度高,盈利高,周期短的第2页共5页技术等会主动积极去推广。而对难度较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