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对策研究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职的主体,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市政协坚持以委员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努力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保障,较好地激发了广大委员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政协履职尽责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市委、市政府对市政协的新要求和各界群众对政协工作的新期待,如何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让人民政协事业更具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在全面总结我市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对策措施。一、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分析1、民主政治的加速发展激发委员主体意识的自我觉悟,委员履职的参与率不断提升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协委员作为政协的履职主体,在推进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积极发声建言、献智出力,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反过来激发了委员主体意识的自我觉悟,使广大委员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委员的重要性,体会到当好委员的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市政协为例,20XX年以来,委员们极参与政协各类会议和活动达4717人次,人均参与10.8次,其中全会和常委会议到会率达88%以上;委员共提交提案728件,反映社情民意109件,参与民主监督活动508人次。随着委员参与率的提升,政协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委员的社会知名度和关注度也随之提高,这又促进委员尽心履职、主动作为。2、政协作用的日益彰显推动委员主动履职的自我行为,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近年来,市政协围绕核心、服务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立足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政协委员作为政协组织活的“细胞”,是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委员强则政协强。随着对政协履行职第1页共14页能、发挥作用的要求不断提高,围绕充分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市政协强化委员学习培训,搭建履职平台,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旨在把每位委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就有力推进了委员主动履职的自我行动,积极性不断增强,自我要求不断提升,广泛活跃于各类协商、调研视察、为民办事等各个层面。20XX年以来,市政协委员开展了375次民主监督活动,提交建议书186份;共有143名委员作客《政协话题》,共议热点难点,交锋真知灼见。在履职为民的实践中,委员们共联系帮扶企业205家、163个社区(村),并积极为植树造林、扶贫解困捐资出力。特别是在“五水共治”中,全市两级委员踊跃参与,捐款3859.11万元,献计58条。委员占多数、委员唱主角已成为常态,委员的履职热情得到激发,履职自觉性不断增强。3、各界群众的真切要求促进委员履职能力的自我提升,委员履职的实效性不断显现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全市政协委员由界别协商推荐产生,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人士,与本界别群众有着天然联系。随着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化和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各界群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发挥好政协的界别民意通道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也促进了作为界别代表的政协委员积极为本界别反映诉求、立论代言。市六届政协的五年中,委员以界别名义共提交发言材料196篇、集体提案286件,有效反映了界别诉求、维护了界别利益。20XX年换届以来,在界别活动周、界别调研月、界别专题约谈会等活动中,委员们通过界别组进行视察调研、考察座谈、约谈协商,参与结对助学、走访慰问、服务下乡等,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发挥了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主动服务各界群众,积极回应界别呼声的过程中,委员的界别意识得到了增强,履职能力得到了提升,履职实效性得到了体现。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的新要求1、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讲话中,评价人民政协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第2页共14页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