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学习小结好作文是____出来的——区第二届作文研修班学习小结车墩学校周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的语文教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一课题,一直是深觉困扰。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再强调作文的重要性,也尝试着做过一些辅导,但总觉收效甚微或太慢,一度有过“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之类的丧气念头。适逢去年区第二届作文研修班招生,便争取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一晃,跟着诸老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仿佛是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写小结的时间,心中的不舍难以言表。如果说,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曾深深打动过我、令我心向往之,那么,今天的我已不再只是羡慕,而是又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我更想说:好作文,不只是极少部分的天才信手拈来的;通过努力,更多的普通学生也能体验收获的喜悦。一、好作文是看出来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指导,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现在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主动阅读的习惯不是很好,教师可有意识、有系统地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如:定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鼓励学生读读、品品;重视课表上安排的阅读课,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要求、有反馈;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读书角”、“学习园地”等,形成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方法,倡导写读书笔记,做好摘抄""如此这般,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爱上阅读、勤于阅读、有效阅读,在日积第1页共5页月累的吸收消化中,领略文字的魅力。二、好作文是教出来的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得之。”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模仿了韩愈《师说》,现代作家巴金的《家》、《春》、《秋》模仿的是《红楼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模仿也可以出好文章。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名篇佳作,在教学的同时,也可就某一方面的亮点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例如。学习了鲁迅的《故乡》后,可模仿其中的对比法,让学生也试着写写身边的同学、老师,或自己的家人等;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陆蠡的《囚绿记》,了解借物抒情的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模仿作品的结构、首尾照应、以小见大或情节发展的变化特征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模仿学习,推敲作品的字、词、句,掌握作品主题表达的多元手法,解读作品多样化的语言、结构等特征,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模仿,真正地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三、好作文是悟出来的很多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他们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之心动的东西来。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看似老生常谈,却又总是容易被忽略,所以教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学生养成向生活要素材的习惯。众所周知,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第2页共5页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推敲”一词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先说常规意义上的教师对作文的批改。首先要趁热打铁,强调的是批改要及时。不要等学生对此次习作淡忘了冷却了才去改、才去讲评。其次要有针对性地改,再好的文章也有改进的空间,再差的作品,只要在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