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矛盾纠纷整治方案2篇第一篇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全场社会稳定源头治理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各类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发生,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我场大局和谐稳定,场党委、政府决定集中利用100天的时间,在全场范围内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百日大会战”活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疏导群众情绪,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我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二、工作目标按照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各村联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全面覆盖、预防为主、预警在前、调解优先的原则,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在预防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和信访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集体访、重复访、赴省进京非正常访”现象的出现,全力维护全场大局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工作重点以涉访纠纷、涉法涉诉纠纷为主,以安全事故领域问题、民生领域问题、社会治安领域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为重点,进行深入细致地全面排查,尤其要把重点高危群体(长期缠访闹访人员、有心理缺陷人员、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情绪和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未转化的原“法轮功”骨干分子、吸毒和对社会有仇视心理的刑释解教人员等)和特殊群体的底数摸清,并登记造册,严格落实监控措施。四、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林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第1页共7页大会战”活动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五、工作步骤和措施(一)排查梳理阶段(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20日)各村委会、场直各单位要围绕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按照“条块结合、属事管理、属人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干部、发动群众,深入基层开机制、新方法。(二)分类归口阶段(2012年7月21日至2012年7月31日)按照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交办(对排查出的跨村矛盾纠纷,由场综治办牵头负责;对梳理出的积压矛盾纠纷和排查出的突出矛盾纠纷,按照“四定四包”(即:定目标任务、定包案领导、定具体承包人、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处理、包疏导教育、包稳控防范、包息诉罢访)原则实行领导包案。(三)调处化解阶段(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9月20日)针对各类矛盾纠纷要制定好调处方案,落实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进行调处化解。对矛盾纠纷集中和突出的地方以及情况复杂经反复做工作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通过现场办公、联合办案、等形式督促和帮助化解,做到问题不解决,人员不撤、工作不停,确保解决到位。对一时因政策或其他原因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确保稳控到位。(四)巩固提升阶段(2012年9月21日至2012年10月8日)对“百日大会战”进行回头看,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未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集中督办,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委会、各单位要把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百日大会战”活动作为当前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主要领导要亲自动员部署,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指导推动“百日大会战”活动开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不落一项、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盲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第2页共7页(二)形成工作合力。对涉及到政法、信访、规划、建设、国土、民政、农业、林业、水利、卫生、安监、交通、教育、计生等各种矛盾纠纷,各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做好涉及自己分工内的矛盾纠纷和行政争议调解工作,指导各村委会和各单位按照职责范围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三)及时报送信息。“百日大会战”每个阶段结束后,要逐级专项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报告要有“百日大会战”专门内容。排查出来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