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通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我校防范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害性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组织结构成立“防灾减灾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指挥部,指挥长由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部下设4个工作小组。(1)组织协调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的协调指挥和演练总结。(2)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摄影报道等。(3)学生引导组:负责演练全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4)后勤保障组。负责疏散主场地清理、灭火器材的搬运,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及救助等。各学院参照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各学院防灾减灾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活动的开展。三、演练科目(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灭火实战演练。四、演练形式各学院按演练方案和程序,分散时间、地点、自行组织演练,各学院自行组织演练的参演学生数,各学院的演练原则上在5月21日前完成。各学院演练前应事先报学校批准,由保卫处负责指导。五、演练准备1、演练楼层及疏散通道设警禁区,防止非参演人员进入演练区域,重点防止逆行出现。第1页共6页2、演练前清点人数,学习防震、防火减灾知识,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相关学习资料见附件)。特别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以避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3、各参演现场安排现场工作人员7-10名(现场指挥1人、安全疏导员2-4人、计时记录员1人,警禁人员3-4人)。六、演练要求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丢失物件,防止踩踏事件)。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七、演练程序(一)应急避震演练(1)现场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紧急避震”,哨声响起(长鸣30秒)。(2)安全疏导员(教职工或学生干部)立即打开身边的大门(宿舍内学生打开宿舍大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快避震”。(3)学生防震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关闭火源、电源,就近躲避在课桌下、实验台下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单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时间30秒)。(二)紧急疏散演练(1)30秒后喊话。“现在地震暂停,发现火情,立即疏散”,哨声响起(点鸣)。(2)安全疏导员告知学生“大家快速疏散”,同时立即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大门口等),维持秩序,保证通畅,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学生疏散时用毛巾或手帕打湿后捂住口鼻、弯腰前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受伤人员,待学生疏散完毕第2页共6页后,方可撤离。计时员负责计时,要求:教学楼中低层(1-4层)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3)学生立即疏散到避难场所,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不推挤,不起哄;熟悉疏散线路和应急避难场所;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4)清点人数。(三)灭火实战演练(1)所有参演学生集中到灭火演练指定场所列队。(2)现场指挥分别向总指挥汇报:“**学院参演学生人数**人,3分钟完成撤离人数**人。疏散过程有无人员逆行,有无人员摔倒,有无人员受伤,汇报完毕。”(3)总指挥讲话并宣布。“防震避险和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