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慈善协会换届选举暨2011年慈善月捐赠活动动员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15日)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既是全县第二届慈善协会的换届选举会,也是今年慈善月捐赠活动的动员部署会,主要是按照有关章程要求,选举产生第二届慈善协会,同时对今年慈善月捐赠进行动员和安排。刚才,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一届慈善协会的有关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和会长。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新当选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东平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慈善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会上,永恕主席还传达了《2011年全县慈善月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传达贯彻,抓好工作落实。下面,就全县慈善协会建设和做好今年慈善捐赠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一、发展慈善、壮大慈善是光彩而高尚的重要事业,必须深化认识、广泛发动。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事业是人们出于慈爱善良之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化、系统性的社会公益活动,是一项光彩的事业、高尚的事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全县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慈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慈善资金总量不断扩大,慈善组织逐步建立,慈善救助深入开展,初步形成了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特别通过组织开展“携手慈善、共创和谐”慈善捐助活动,进一步募集和扩大了慈善基金总量,广泛开展了一大批扶贫济困、安老恤孤、助医助学项目,颗颗爱心、桩桩善举,在人民群众心中播下了慈善的种子,谱写出了一曲曲情满人间的动人乐章,为加快建设富裕生态和谐东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弱势群体的需求相比,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只是刚刚起步,发展任务还很重,要走的路也很长。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晴雨表和试金石,不断深化对抓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广泛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到这项造福人民群众的事业中来。1、发展慈善事业,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要求。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无论是儒家“仁者爱人”的主张,还是道家“道济天下”、佛家“普渡众生”的追求,无论是从普通百姓的相互接济到有钱人家的施舍赈济,还是从名人的慈善宣传到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无不体现着人们慈心为人、善行济世的美好愿望。这种慈善精神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就是要继承传统美德,注入时代内涵,变自发的行善积德为自觉的、有组织的社会慈善救助行动,集涓涓细流为滔滔爱河,为弱势群体送雪中之炭、解燃眉之急。这既是对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升华,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弘扬。2、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如何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事关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聚集在慈善的旗帜下,通过慈善组织对贫困者实施救助,既有利于直接改善贫苦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净化人们的心灵,真正让人人心里都充满慈善的阳光。3、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现代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应该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市场分配,强调的是效率;其次是国家的财政税收分配,注重的是公平;再次就是社会慈善救助,提倡的是奉献。实践证明,妥善解决社会分配中的矛盾和问题,不仅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还必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慈善事业也是实施社会救助、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力量。比如美国,每年筹措的善款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同时,慈善事业也为每个公民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