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起重机械治理方案根据市局《关于印发《市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督促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进一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预防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全县特种设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结合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集中行动,认真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对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起重机械生产、使用活动,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起重机械产品质量和生产、使用管理水平,提高起重机械注册登记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确保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二、整治范围全县起重机械生产单位(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和使用单位。重点是塔式起重机械生产企业和发生过事故的企业、冶金起重机械使用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且尚未整改到位的企业、基础薄弱与管理混乱的企业。三、整治内容(一)起重机械生产单位1、持证情况。检查企业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存在超范围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生产地址是否与许可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登记的地址一致。2、资源条件保持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持续满足许可规则要求的资源条件。特别是持证人员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是否发生重大变动。3、质量体系建立运转情况。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符合国家法规、规章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相关文件是否完整齐全和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是否正常,企业生产活动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4、产品质量管理情况。产品设计文件是否正确齐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生产工艺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过程质量控制,记第1页共4页录是否齐全、规范、真实;是否按照规定实施监督检验等。(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1、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履行了安全责任第一人的职责;2、是否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持证的安全管理人员;3、是否办理了起重机械使用注册登记;4、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5、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6、是否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记录;7、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执行;8、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9、是否建立了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10、是否按照《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建立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作业人员管理台账、特种设备隐患台账。四、整治步骤及时间安排(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4月15日前)各监管科室、队要结合本辖区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本次检查整治的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确定检查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将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要求贯彻到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二)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4月25日前)各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要按照专项整治的要求逐项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问题,要认真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员、限期完成自我纠正。4月25日前要将自查自纠情况报送相关监管科室、队。(三)监督检查阶段(2012年5月)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各监管科室、队要组成专门的检查小组,根据整治方案确定的重点,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重大隐患及拒不整改的,要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检查情况汇总后填写《起重机械专项整治第2页共4页检查情况汇总表》(附件)于5月30日前报送县局特监科。(四)履责报告阶段(2012年6月20日前)各监管科室、队要在监督检查阶段结束后召开法人履责报告会,组织辖区内起重机械生产单位法人代表对履行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主体责任情况以及本次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专题报告,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点评。(五)总结完善阶段(2012年6月21日至6月24日)各监管科室、队要对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进行总结,对自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着力研究完善监督管理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五、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本次专项整治活动,是规范提高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遏制事故发生,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有力措施。各监管科室、队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