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评审要点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一、对核实报告的认识:1.编写核实报告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①编写核实报告应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②《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③《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及其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2.核实报告内容:①总内容:核实报告应包括勘查报告有关内容及矿山实际内容,是集勘查、闭坑报告及资源储量管理为一体的地质报告。②说明资源储量:因为有保有资源储量,故与其相关的、经勘查的、主要是推测的矿床内、外部条件均应进行说明。因为矿床已开采,与资源储量有关的实际的(也是重要的)内、外部条件应进行说明。③资源储量管理。核实报告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及地质专业两方面内容,其中反映了资源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是“硬指标”,如目的任务、矿业权设置及资源储量变化等。3.核实报告关键核实报告关键是资源储量,采空区资源储量要实测,资源储量要重新估算(动用块段)。4.核实报告文字核实报告应内容翔实、文字简练。叙述实际的、结论性的内容。二、编制核实报告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报告封面及扉页第1页共11页1.报告封面:①核实报告报告名称为《××省(市、自治区)××县(市、自治县)××XX县区(矿床)××矿段××矿(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注意报告名称中不能有企业名称。②报告落款单位为矿业权人(与采矿一致),不是报告编写单位。落款时间要比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截至时间早。2.报告扉页:报告扉页,将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及主要负责人放在报告编写单位及有关内容之前。加盖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公章。(二)摘要依据国土资发〔2007〕68号文“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均应在报告的正文开头加附不超过400字的文字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勘查区(XX县区)地理区位、面积、勘查单位、工作时间、主要工作量、勘查(核实)投入、地质矿产特征、基本认识及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主要建议等。”,补充摘要。(三)核实报告具体内容1.第一章前言⑴目的任务:本节叙述编制本报告的目的,如转让、改制、上市融资、办理采矿许可证等及委托单位、编制单位等有关情况。列述本次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任务。注意:本节的目的中应写甲方的目的。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写甲方的目的,而写方的目的。⑵位置、交通本小节简述XX县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经纬度×°×′×″)、XX县区长、宽、面积,XX县区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及公路、铁路交通线等。增加矿业权设置。注意:地理坐标是矿业权的经纬度范围,不要写XX县区中心点坐标;交通要写由XX县区有什么道路通到附近的第2页共11页公路、铁路;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不是各个矿体的范围,而是全部矿体包括证实的无矿部分;经常未说明采矿许可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外是什么;经常不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标高、面积、拐点坐标等。⑶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本小节简述本区的地形、海拔标高、地貌、河流等,气候、降水量、蒸发量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本区国民经济状况等。注意:有的核实报告经常按核实报告提纲要求而不写本节,这与传统习惯不符。⑷以往地质勘查工作本节叙述以往在本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工作量及勘查(核实)报告编制及审批、上表情况。注意:本节经常出现不写审批单位及文号,不交待是否经审批、上表,或是只写评审文号;不写本区或不说明是否为本区的工作量;不列表说明。⑸矿山设计开采说明矿山可研、设计、及开采情况。⑹本次工作情况说明本次工作依据的地质资料(主要是最近一次经正式审批上表的资源储量报告)、有关规范及核实方法、核实工作量。注意:未说依据最近报告,而是全部勘查报告;不说明采空区是经实测的;不说明本次核实的工作量。2.第二章工作区地质本章应包括区域地质、XX县区地质、矿床特征、矿石质量、综合评价。注意:因核实报告提纲无区域地质及XX县区地质,故有的第3页共11页报告也不包括这两节,按传统习惯还应恢复;经常不说明矿体的厚度变化系数及品位变化系数。综合评价中要结合规范中的综合评价指标,说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