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为实施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加速消除麻疹进程,加强甲肝、乙肝、流脑、乙脑等免疫针对性传染病防控,并以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绩效考核为契机,稳步推进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提高我区免疫规划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全区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持续均衡发展,特制定我区2012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全区免疫规划工作由9家医疗机构、44名专、兼职防保人员承担(其中产科接种人员24名),全区面积700平方公里,共有行政村、社区58个,总户数62025户,总人口数183560人,0—7岁儿童数14804人。二、工作目标:1、接种工作指标:(1)7岁以下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以上,卡证相符率达100%。(2)12月龄内儿童六苗全程合格率达95%以上,各年龄组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卡介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总体达到90%以上。(3)12月龄内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4)流动人口单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0%以上。2、相关疾病控制指标:(1)百日咳的发病率小于5/10万,全年无麻疹、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生,所有个案调查处理率达95%以上,年终要有发病率分析报告。(2)全区以镇(乡)为单位15岁以下人群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1/10万以上,48小时内调查率、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合格送便率、合格随访率均达80%以上。(3)按照AFP病例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工作要求开展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监测工作,对每一个疑似麻疹病例都要及时采血送检。3、生物制品及冷链管理:(1)冷链系统温度监测早晚各一次,登记准确无误,冷链运转率达100%,完好率达95%。(2)疫苗使用必须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运输、分发、损耗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3)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的领取、登记、使用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处理工作。4、档案资料管理(1)各种报表上报准确率达100%,及时率达95%以上。(2)基层卫生院免疫规划档案资料规范化、微机化管理,专人负责。5、宣传培训举办3-5期业务知识培训班,并做好“4·25”免疫规划宣传,尤其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宣传工作。6、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市疾控中心转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地区按时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儿童个案信息的录入率达95%,及时备份率达100%。7、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的建设做好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的建设,为适龄儿童按规定全程接种,合理接种流程,接种门诊实行周或旬免疫,按照有关要求提供计划免疫服务。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安排受种者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8、接种异常反应管理接种人员能发现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及时报告、开展调查,并妥善处理,防止事件扩大化,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9、接种证查验工作按期完成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及时上报查验报表接种证查验率达到95%以上。10、产科医院乙肝及卡介苗接种工作乙肝及卡介苗接种率达95%以上,及时率达90%以上。11、绩效考核工作对基层各接种单位免疫规划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写出考核情况小结上报区卫生局疾妇股。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考核对基层各接种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5项工作内容进行半年及年终两次考核并打分,写出考核情况小结。三、对策措施1、加强免疫规划常规工作管理(1)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争取冷链设备配置和市区两级免疫规划各项接种宣传经费投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做好技术培训、宣传动员和学校相关传染病控制工作,让扩大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村。(2)接种人员每季度对所辖片内新生儿及流动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填写儿童摸底调查表,并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