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XX省清洁村庄行动方案第一篇:(四)XX省清洁村庄行动方案美丽天津·一号工程:XX省清洁村庄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四清一绿”工程的工作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清洁村庄行动,特制定清洁村庄行动实施方案如下。一、村庄环境现状和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我市村庄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对照美丽天津建设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开展清洁村庄行动,面临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村庄垃圾污水治理的整体规划。我市涉农区县还没有辐射到本区域村庄垃圾和污水处理体系规划。二是村庄基础设施比较差。村庄绿化不到位,村庄环卫设施不健全,绝大部分村庄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坑塘亟待整治。三是村庄保洁队伍不健全。村庄日常卫生保洁效果不理想,建设成果难巩固。四是广大农民卫生意识和环卫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民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总体思路和目标开展清洁村庄行动本着分类指导、避免重复投资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市所有村庄,按照已纳入示范镇村庄、已创建文明生态村和其余村庄三种类型村庄,采取不同的整治内容和推进方式,着力解决村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环境清整、村庄绿化、长效管护机制五个方面的问题。用两年时间,使村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集中环境清整覆盖面达到100%,村庄垃圾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坑塘治理率达到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全覆盖,达到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整体靓丽化的目标,把全市村庄建设成为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美丽家园。三、主要任务(一)开展卫生集中清整活动。以开展清洁村庄行动为契机,由区县政府组织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清整活动,逐步成为常第1页共13页态化、制度化的长期行动。通过经常性的集中清整,净化村庄环境,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达到村内无乱堆乱放、无乱泼乱倒、无乱贴乱画、无乱摆乱卖、无私搭乱建、无垃圾散落、无污水沉积、无卫生死角“八无”标准。主要整治三项内容:1.整治村庄街道环境。重点整治村内院外“六乱”现象,即柴草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堆、污水乱泼乱倒、畜禽散养乱跑、非法广告乱贴乱画、摆摊设点乱摆乱卖现象。整治主干街道两侧与公共活动场所周边建筑立面,做到可视外立面无乱贴、乱涂现象,装饰格调统一,粉刷标语与建筑相协调。拆除街道两侧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对旅游特色村和村庄商业服务区,规范架空线,统一设计、设置广告牌匾,达到美观大方、统一协调的效果。2.整治农户庭院环境。保持居室内外干净整洁,室内窗明几净,无蛛网灰尘。庭院路面平整无积水,物品堆放有序,无裸露垃圾,厕所干净卫生无异味,环境整洁卫生。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情况良好,不乱扔乱倒垃圾,并能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入箱。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门前排水沟畅通无堵塞,房前屋后、宅基地周边及下水道无暴露垃圾、无污物、无杂草、无乱涂乱画。3.清扫清理卫生死角。组织动员村民开展村庄大扫除活动,全方位清扫村庄,对于村内、村外的垃圾、污水沉积点位加大清整力度,消灭房前、屋后、坑洼地段、池塘、林地、公共活动场所周边等部位的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二)加强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依照区县垃圾处理体系规划,综合考虑村庄区位、人口规模等因素,推进“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模式、“户分类、村减量、镇运输、区处理”模式和就近建设小型垃圾无害化填埋点等适宜处理模式。倡导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根据不同垃圾处理模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村庄实际情况,配备35万个垃圾箱,2.06万个垃圾池,1.03万辆保洁三轮车,2059辆垃圾运输车,建设村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点、垃圾收集站、垃圾处理站等设施,形成完备的第2页共13页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三)加强污水治理工作。依照区县污水处理规划,本着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多元化的原则,大力推进直接接入市政管网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联户或单户处理模式、自然生态简易处理等模式,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1.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