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培训在军转安置工作中的功能作用分析(岳进松)摘要军转干部培训是军转安置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军转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有关实施步骤,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军转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当前,军转干部培训由各地军转干部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因此,如何贯彻落实《意见》对军转干部培训的要求,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军转干部培训内容和方法,发挥在军转安置中的作用,成为摆在各级军转培训中心面前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军转培训军转安置功能作用分析绪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工作,它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军队、整个党、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大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军转安置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开始于土地革命时期,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逐步走上有计划安置的轨道的。军队转业干部是一类特殊人群,一方面,他们长期从事军事工作,有着与众不同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面对职业转变的挑战。如何做好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顺利地实现职业角色转变,并在安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军转工作中的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但这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选择这个论文题目,不仅因为军转干部培训在安置中的功能作用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而且能够学以致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因而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经过广泛地前期资料调研,发现在军转安置研究领域,多数的工作集中于军转制度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研究的核心在于如何安置,而缺少对军转干部职业角色转换和由此带来的培训方式转变与改革的研究。尤其对军转干部培训在安置中的功能作用与地位缺乏深入的研究。虽然在军转安置制度中,也包含军转培训的安排和要求,例如,在国务院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政策中就对教育培训工作做了以下的规定:(一)要把军队转业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及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机构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贯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政府主导、依托社会、个人自愿、按需培训”的原则,可依托现有创业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二)军队转业干部在离队报到前,军队各级组织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军队转业干部离队前的教育。要认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条件的还可组织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地方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三)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军队要加大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支持力度。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需要和发展要求,适当提高教育培训经费标准。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尽管如此,军转干部培训在安置中的功能作用仍值得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促进军转干部培训与安置的紧密结合。一、军转干部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目前,全国已建成200余座军转干部培训中心,一个以培训中心为核心的军转干部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各地军转干部培训中心建成后采取专业干部人员集中、分开设点、按专业编班培训等方法,确保军转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据统计,目前约有400多万军转干部通过培训,走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线。(一)现阶段,军转干部培训的主要特点1、培训专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目前各地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由人事部门管理,机构明确,职能清晰,人员定位,保证了军转干部培训在中心内容精心准备,周密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适应性培训多数由省、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组织实施,专业性培训则以行业岗位为主组织实施。2、培训管理日趋完善。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