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至十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七单元:特产“特产”是三年级下册的开放单元。单元的设计意图是:出示课件2:一、单元设计意图开放单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了解家乡和祖国的特产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围绕“特产”这个主题,出示课件3:二、单元组合画页日积月累开卷有益:《我爱故乡的杨梅》初显身手:了解本地特产畅所欲言:做导游,向客人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笔下生花:介绍家乡的特产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0页,画页的中间是一幅中国行政区划图,四周附着四幅小插图。教学时要先让学生观看中国行政区划图,使学生耳濡目染,做到心中有祖国。教学时,先让学生讲述四个小图的画面,出示课件4:画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那个地方的特产是什么?1——3项活动都要充分利用这幅图,使每项练习都能让学生加深对祖国的了解。读读背背的两首古诗也涉及到了特产。对照插图背诵,体会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开卷有益”中安排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要以学生自读为主,出示课件5:自读,教师提出思考题:1、杨梅有什么特点?2、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自读后,小组交流,教师总结“初显身手”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学生课下开展调查,注意:出示课件6:不要把特产的外延扩展到景观、文物、名人各方面只抓一种特产广泛深入了解,不要贪多初显身手这一环节落实扎实了,“畅所欲言”“笔下生花”也就水到渠成了。“畅所欲言”学生在介绍时要注意两点:出示课件7:抓特产的主要特点:产地、出产情况、用途、性能、构造、价格等说话要有条理,仿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话声音要适中“笔下生花”有两个题目任学生选择:出示课件8:“我爱家乡的……”为家乡的特产一份广告本次习作要在“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完成文从字顺、内容真实,都应给予肯定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本单元以“尊重与平等”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树立平等意识。出示课件9:课文最美的花束诗歌元帅的故事记叙文语文天地日积月累:字词积累,仿写开卷有益:《苏珊的帽子》记叙文《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记叙文畅所欲言:评说同学的优点笔下生花:赞美同学☆金钥匙: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最美的花束》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族人民平等相处的美好愿望。由于学生对种族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教学时,课前要布置学生出示课件10:课前搜集关于全世界不同肤色人的生活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体会尊重与平等的珍贵自读、朗读,读中思考:诗中的“我”是谁?“你”“他”又指谁呢?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彻底的种族平等的观念。《元帅的故事》有两篇短文,《朱德的扁担》写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往事;《“这个规矩不能有”》写彭德怀同志反对特权、坚决不搞特殊化的事,表现了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风范。教学时,要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时代背景,再重点介绍朱德、彭德怀的职务,让学生了解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伟大贡献。出示课件11: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再重点介绍朱德、彭德怀的职务采用对比的方法(元帅与士兵、群众比;与一般当官的比)体会他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平易近人的风范抓重点语句朗读,思考:为什么战士们那么爱戴朱德同志?为什么人民怀念彭德怀同志?语文天地中的五道练习题应穿插在相应的主体课文中教学。第四题仿写练习要指导学生先写人物的语言,再写人物的动作。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开卷有益”中的《苏珊的帽子》叙述了患癌症的小女孩苏珊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想办法让同学们和苏珊一起戴帽子上学的故事。建议本课可以作为主体课文去教学,但不能提字词方面的硬性要求。教学时,出示课件12:要注意整体感知,不要掰开揉碎细分析教师在关键处点拨:苏珊的同学们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要戴帽子来上学的真正原因?抓住最后一段中的“似乎”展开讨论《爱因斯坦和小姑娘》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相遇,小姑娘教爱因斯坦穿衣服、整理房间,爱因斯坦教小姑娘数学,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