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章节突显题30例(85)——改革开放1、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答案B2、继设立经济特区、下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线对外开放区之后,2001年12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A.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C.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D.“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答案C3、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答案A4、下列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A.商鞅变法B.日本大化改新C.査理·马特改革D.中国改革开放答案D5、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B6、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请回答:(1)歌中的老人指的是谁?(2)根据歌词回忆,1979年,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重大影响?(3)在这位老人故去的1997年和1999年我国又发生了两件与他有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事情?它与我国在七,八十年的提出哪一项具体措施有关?你能说说它的内容嘛?答案(1)邓小平(2)改革开放(3)香港噢门回归一国两制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风雨兼程,在这“第二次革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成功与挫折相伴,反思与期盼链接,欢欣与忧虑交织⋯⋯穿越30年,随着城乡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亲历国民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历史留给国人无数难以忘却的记忆。-----新华网2008-01-28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温家宝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本世纪前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材料三:如图(1)材料一中的“第二次革命”指什么?(2分)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分)(2)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哪些?(4分)(3)阅读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最初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几个?(4分)(4)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5分)答案(1)改革开放。(2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2)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分,照课本答也可)(3)珠海、深圳、汕头、厦门。(4分)(4)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等。(或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符合题意即可。)(5分)8、有关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C.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D.农民的产品全部上交答案D9、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