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5页第十五章医学科技教育的改革发展第一节医学科技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卫生科技工作者和卫生科技管理工作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科技、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卫生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本着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进医学科技教育工作,使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卫生科技工作成果显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医药卫生技术的快速进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科技意识不断提高,在科技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推广、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的卫生科技体系。医学科研涵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与创新药物、中医药学和特种医学等六大领域。卫生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型卫生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卫生高新技术引进、转化、推广和应用有序进行;卫生科研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管理机制逐步理顺。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拥有遍布全国、承担不同类型科研任务的县级以上独立卫生科研机构237所,专职科研人员67690名,兼职参与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229260余人。在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先后建成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5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其中,依托我国医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之中。(一)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改革开放30年来,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国家相继实施了攻关计划、高技术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科技专项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科研项目及基金,医学科学研究得以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例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自1983年实施以来,使部分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许多重要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抗击非典、人禽流感及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为防病治病工作作第2页共35页第1页共3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5页出了重要贡献。(二)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卫生科技人员锐意攻关、不懈努力,在重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980~2006年卫生系统共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等1733项,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医学科技奖于2001年5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设立,图15-1)。例如,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癌综合防治、白血病治疗及神经外科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疾病相关基因研究、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研究及生物芯片的研究与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研究发展迅速,艾滋病疫苗研究技术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同步;在新药研究方面,小分子药物设计和分子设计、高通量药物筛选及相关技术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分子医学、介入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组织工程、纳米技术、干细胞技术等的应用引发了医学技术的革命;组合化学方法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新药创制中作用显著,为我国实现用世界上最少的投入解决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疫苗的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节育技术、新生儿筛查技术和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人口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检验技术、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器官移植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腔镜技术和介入技术广泛应用,基因诊断治疗技术逐步推广,多种医药卫生技术的联合应用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医药卫生技术评估工作逐步得到重视,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批规范医药卫生...